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4月21日,据快科技报道,大阪都会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研究显示,生成式AI在医疗诊断中的平均准确率达52.1%,与非专家医生相当,但比专家医生低15.8%。研究分析了GPT-4、Llama3 70B、Gemini 1.5 Pro和Claude 3 Sonnet等主流AI模型,其中GPT-4应用最广。AI在皮肤科诊断中表现优异,得益于图像识别能力,但在泌尿科领域的可靠性仍需更多数据验证。研究认为,生成式AI有潜力辅助医疗诊断,尤其在医学教育、非专家医生支持及资源匮乏地区的诊断中可发挥作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AI与专家医生的诊断差距有望缩小。
原文链接
4月21日,大阪都会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的研究显示,生成式AI在医疗诊断中的平均准确率为52.1%,与非专家医生相当,但低于专家医生15.8%。研究团队分析了83项涉及GPT-4、Llama3 70B等模型的研究,发现AI在皮肤科表现突出,但在泌尿科的数据有限。AI可辅助医学教育和资源匮乏地区的诊断,但其透明度和偏见问题需解决。研究呼吁未来在更多复杂临床场景中验证AI性能,并强调其在医学培训中的潜力。尽管AI展现潜力,但涉及复杂病例时仍存挑战,医生失业风险尚不确定。
原文链接
新研究显示,OpenAI的o1-preview AI模型在诊断复杂医疗案例方面表现优于人类医生。研究发现,o1-preview正确诊断了78.3%的测试案例,在特定案例对比测试中的准确率高达88.6%,显著高于GPT-4的72.9%。使用R-IDEA评估标准,o1-preview在80个案例中取得78个满分,而经验丰富的医生和住院医生分别只在28和16个案例中获得满分。在复杂案例得分中,o1-preview得分86%,远超使用GPT-4的医生(41%)和使用传统工具的医生(34%)。不过,研究者指出测试存在局限性,且o1-preview的诊断测试成本较高。此研究由哈佛医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团队完成,发布时间为12月25日。
原文链接
【摘要】
1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明确13类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手术智能辅助规划及智能就医咨询等。指引强调全流程应用,如智能预问诊,通过采集病史信息辅助生成电子病历,提升诊疗效率。AI医疗诊断领域持续火热,美股Tempus AI和Waystar涨幅显著,港股平安好医生、医渡科技表现亮眼。中国病理医生缺口巨大,AI病理诊断可大幅提升效率。上海近日出台方案,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全流程融合,加速应用新场景落地。A股布局医疗诊断领域AI的上市公司有科大讯飞、思创医惠等。(219字)
原文链接
标题:人脸识别技术新进展:疾病诊断与健康管理
正文:
近期研究揭示,通过热成像技术扫描面部,可精准检测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疾病。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利用面部热像图,不仅能评估健康状况和预测衰老,未来有望用于心血管疾病检测。
以往,此类技术被视为实验室成果,但其实科学家们早有研...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