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8月,美国科技分析师Rui Ma在参观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后表示,中美AI竞争的关键在于能源问题,而中国因电力稳定、安全且廉价已占据优势。她指出,美国电网老化且基建审批缓慢,难以满足AI发展需求,与中国的大规模能源投资形成鲜明对比。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中美将占全球数据中心电力增长的近80%。此外,‘AI教父’Hinton批评硅谷科技公司短视逐利,忽视AI安全与长期发展,认为中国更可能实现负责任的AGI。这一观点引发热议,凸显能源和远见在AI竞赛中的重要性。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美国专家马睿访华后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上因电力供应充足而占据优势,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她指出,美国电网脆弱,数据中心发展受限于电力消耗和电网压力,而中国通过前瞻性投资确保电力备用裕量高达80%-100%,足以支撑AI需求。中国每年新增电力需求甚至超过德国全年用电量,农村太阳能和光伏项目表现突出。相比之下,美国电网备用裕量仅15%,极端天气时常预警,新增发电能力还面临审批和地方阻力。国家电网数据显示,8月4日至6日中国用电负荷连续创新高,达12.33亿千瓦,较去年增长5300万千瓦。专家认为,美中AI竞赛或已因电力基础设施差距而结束。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7日,数据显示美国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资本开支远超中国互联网大厂,形成显著技术差距。Meta等四家美国公司2025年预计AI资本支出超2.5万亿人民币,而中国头部企业(如腾讯、阿里等)合计仅为6300亿,且多用于回购和分红,而非AI基础设施建设。美国企业的AI采用率达85%,而中国不足15%。尽管芯片限制是部分原因,但中国企业在AI投入比例和市场使用率上均较低,导致中美AI竞争中被迅速边缘化。作者指出,中国需加速资本开支和补贴策略以缩小差距,否则将面临更大的科技障碍。
原文链接
8月5日至7日,首届Kaggle AI国际象棋竞赛由谷歌举办,参赛选手包括Grok 4、o4-mini、DeepSeek R1等知名AI模型。首日比赛后,Grok 4表现突出,以战术策略和速度优势领跑,网友评价其“像真正的国际象棋大师”。其他对局中,o4-mini击败DeepSeek R1,Gemini 2.5 Pro战胜Claude Opus 4,而Kimi K2因非法棋步被o3轻松淘汰。半决赛将由Grok 4对阵Gemini 2.5 Pro及o4-mini对阵o3。马斯克称Grok 4未刻意训练,仅是‘副作用’。此次比赛旨在测试AI的涌现能力,国际象棋因其复杂规则被视为理想场景。目前Grok 4在观众投票中呈压倒性优势,但最终结果仍待揭晓。
原文链接
8月5日至7日,首届Kaggle AI国际象棋竞赛拉开帷幕,马斯克旗下Grok 4在首日比赛中表现出色,暂时领先。参赛选手包括OpenAI的o3和o4-mini、DeepSeek R1、Kimi K2等顶级模型。Grok 4以战术策略和速度优势击败Gemini 2.5 Flash,而DeepSeek R1未能战胜o4-mini,Kimi K2因反复走非法棋步被o3碾压。比赛由谷歌主办,旨在测试AI的“涌现能力”,并邀请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中村光解说。目前,Grok 4、Gemini 2.5 Pro、o4-mini和o3晋级半决赛,网友对Grok 4评价极高,认为其展现了超越其他模型的实力。马斯克回应称此为“无心插柳”的结果。
原文链接
7月19日,OpenAI宣布其内部实验性AI模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取得了相当于金牌的成绩,引发广泛争议。尽管模型未正式参赛,但研究员Alex Wei称其在闭幕式后发布消息,并邀请三位前IMO金牌得主评分验证。然而,批评者质疑发布时间抢了人类选手风头,且比赛规则和评分流程缺乏透明度。IMO官方要求AI公司一周后再公布结果,而OpenAI被指破坏赛事仪式感。数学大神陶哲轩也指出,AI与人类选手的资源差距使直接比较不公平。此次事件折射出人类对AI快速发展的复杂情绪,中国队在IMO中获得团体第一,全员金牌。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硅谷AI领域掀起新一轮抢人大战。谷歌以24亿美元截胡OpenAI,拿下Windsurf技术授权并吸纳其创始人团队,令OpenAI数月谈判告吹。然而,华人创业者Scott Wu创办的Cognition迅速出手,于上周五开始谈判并于周一完成对“剩余”Windsurf的收购,获得其知识产权及产品线。与此同时,Meta以140亿美元战略投资Scale AI,其华裔创始人Alexandr Wang加入Meta领导新实验室。但Scale AI的大客户因担忧数据泄露转向其竞争对手Surge AI,后者由低调华人Edwin Chen创立,去年收入超10亿美元且零融资。Scott Wu、Edwin Chen等华人创业者展现了在巨头夹击下的魄力与策略,成为硅谷AI竞赛中的亮点。
原文链接
6月30日,OpenAI在其官方账号发布文章《Chinese Progress at the Front》,提及中国AI企业智谱在大模型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作为2019年成立的新锐公司,智谱已向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阿联酋、沙特和肯尼亚等国家输出技术与基础设施。OpenAI认为其本土化产品在欧美市场开拓前已取得突破性成果,并称其为推动中国独立AI生态的重要力量。尽管智谱已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OpenAI仍公开点名其出海成就,引发网友热议。智谱开发了GLM系列模型及多款AI产品,并已启动上市辅导流程。
原文链接
2025年6月,扎克伯格在硅谷发起一场‘人才闪电战’,以143亿美元收购Scale AI 49%股份,并任命其创始人亚历山大·王为Meta首席技术官,同时挖走Safe Superintelligence CEO丹尼尔·格罗斯等多位顶尖人才。专家分析,此举是Meta应对AI时代‘人才焦虑’的‘战略续命’,旨在通过高价收购弥补技术落后、争夺未来技术范式主导权,并削弱竞争对手。这一系列行动揭示了AI竞赛进入新阶段,巨头正通过资本构筑人才壁垒,而普通企业和投资者面临‘认知鸿沟’。硅兔君建议通过链接全球顶尖专家获取前沿洞察,以应对AI时代的挑战。
原文链接
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在《AI Founders Journey》节目中探讨了创始人心理、人工智能竞赛、中美开源博弈及超级智能时代的社会挑战。他指出,创始人需要具备远见,而职业经理人则更擅长规模化和资源整合。施密特强调,年轻人应选择让自己兴奋的方向,而非仅仅追求成功率。
在人才选拔上,他建议关注...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