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拍个照就能测秃头等级?蚂蚁AI医疗App体验报告
梦瑶 | 量子位
支付宝悄然进军AI医疗领域,推出了名为“蚂蚁AQ”的新应用。最近,我亲身体验了一番,发现这款App不仅有趣,还颇具实用性。
蚂蚁AQ通过AI技术实现了医疗场景的闭环服务,从问诊、诊断到挂号、买药,甚至医保查询,全都整合在支付宝生...
原文链接
10月15日,据《卫报》报道,匹兹堡、哈佛、斯坦福等高校专家警告称,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或使医疗事故责任认定更加复杂。AI工具现广泛用于诊断辅助和医院管理,但其有效性和监管不足引发担忧。匹兹堡大学安格斯教授指出,一旦发生问题,责任归属难以界定;哈佛法学院科恩教授补充,患者难以获取AI运行信息或证明设计缺陷,导致诉讼难度增加。斯坦福法学院梅洛教授认为,法律解决过程耗时且成本高,可能阻碍AI创新。报告还强调,许多AI工具未经充分评估即投入使用,实际效果可能因环境和使用者不同而难以预测,呼吁加强评估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森亿医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以18C规则上市。公司由85后马鞍山小伙张少典于2016年创立,专注于医疗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服务超750家医院,包括400多家大型医院。按2024年收入计,森亿智能成为中国医院AI医疗解决方案头把交椅,全球排名第四。其核心产品覆盖L1-L4级AI医疗应用,特别是静脉血栓预警系统显著降低死亡率。2024年营收达2.9亿元,亏损收窄至4940万元。森亿医疗还落地全球首个AI主导诊所试点,助推行业迈向L4阶段。未来,公司将聚焦AI智能体普及与海外市场拓展,推动医疗服务模式变革。
原文链接
10月6日,AI医疗助理初创公司Heidi在由Steve Cohen的Point72领投的B轮融资中筹得6500万美元,估值飙升至4.65亿美元,约为上一轮融资时的6倍。Heidi成立于2019年,最初专注于采集患者病史,随着生成式AI(如GPT-4)的发展,其技术已从实验阶段跃升为实用工具。公司累计融资近1亿美元,预计未来一年员工人数将翻倍至约400人。此次融资凸显了AI在医疗领域的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甲骨文(Oracle)正全面押注AI医疗领域,利用其AI与云计算优势应对客户流失及市场份额下滑问题。自1977年成立以来,甲骨文持续紧跟技术浪潮,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AI基础设施提供商。公司通过Oracle Health构建安全数据平台,并推出多款基于云的医疗解决方案,如Clinical Data Exchange和Health AI Application Suite,重塑医疗工作流。其语义数据库、知识图谱及生命科学AI数据平台整合实时数据,助力药物研发与临床试验优化。此外,甲骨文打造开放生态,包括AI智能体工作室和健康市场,推动行业协作与业务转型。甲骨文计划于2027年推出临床试验套件,进一步加速医疗创新。尽管医疗市场复杂性高,甲骨文试图通过技术与生态重塑未来医疗格局。
原文链接
9月25日,京东健康在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AI健康论坛”上发布多项AI医疗创新成果。其“京医千询2.0”升级为行业首个突破可信推理及全模态能力的医疗模型,助力医生精准诊疗;同时推出“AI医院1.0”,业内首创AI驱动的“医检诊药”闭环服务,已累计服务超1.5亿用户,满意度达97%。京东健康联合鱼跃、微泰等品牌成立“智能互联生态联盟”,打造“硬件-软件-服务-生态”深度融合的健康管理体系。此外,京东健康发起“AI普惠医疗加速计划”,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定制化AI支持,推动优质医疗服务普及。京东健康CEO金恩林表示,技术创新、全场景应用和生态协同是实现普惠医疗的关键。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1日,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CEO韩歆毅表示,AI医疗的目标是提供个性化、精准且可信的服务,但通用大模型短期内难以替代专业垂类模型。他认为,AI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取代医生,而应充当助手角色。目前,AI医疗落地面临三大难题:高质量数据获取、抑制幻觉问题以及医学伦理挑战。韩歆毅强调,专业能力与深度用户认知是医疗AI的核心壁垒,这一领域仍需持续探索。(记者 黄心怡)
原文链接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仍处快速发展期,尽管短期受医保控费影响,但创新驱动的进口替代和全球化布局仍是长期趋势。预计多重负面影响正逐步释放,2025年第三季度有望迎来器械板块阶段性拐点。看好三大方向:国产企业在政策扶持下加速进口替代;全球化布局企业突破海外市场;以及AI医疗、脑机接口等新兴主题投资机会。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1-24日,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十四届病理年会(CSP 2025)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商汤医疗携“SenseCare® 智慧病理综合解决方案”亮相,展示三大技术平台,助力智慧病理全链路融合生态建设。方案通过与瑞金医院、肺科医院等合作,在诊断效率、科研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如将病理报告周期缩短50%。商汤还推出PathOrchestra病理大模型及PathoEngine® 生产平台,支持零代码开发AI模型,推动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发展。此外,其解决方案已在常州、青岛、澳门等地落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彰显智慧病理的普惠价值。
原文链接
八月初,浙江医准智能科技的甲状腺结节超声影像辅助检测软件通过国家药监局第三类认证,成为业内首张动态实时AI三类证。同期,柏视医疗的智能放疗勾画系统获中国首张AI辅助放疗三类证,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牵头完成。两家企业背后共同股东谢诺辰途,作为广州本土创投机构,自2018年起布局AI领域,已投资近20家相关企业,覆盖硬件、算法、应用等多层面。谢诺辰途以‘钻石模型’逻辑,聚焦算力、算法、数据与能源四大要素,推动AI技术在医疗等垂直领域的落地。其前瞻性布局助力医准智能与柏视医疗分别在筛查与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未来将继续促进AI生态圈协同发展,坚守科技向善理念。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