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家网信办累计完成439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其中4月至6月新增93款备案服务。此外,通过API接口调用已备案模型的生成式AI应用或功能,本阶段新增74款完成登记,总数达233款。相关政策依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鼓励技术创新与健康内容生态建设,同时对外商投资和许可要求作出明确规定。此次公告进一步推动了AI服务的规范化发展。
原文链接
据财联社6月18日消息,在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2025)开幕式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京涛透露,目前中国已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并上线服务。这一数据展示了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同时,王京涛强调,未来发展需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加强战略规划、治理规则及技术标准的协调统一,推动AI向有益、安全、公平的方向稳步前行。他还呼吁尊重各国网络主权及互联网治理模式的多样性,共同构建和平、开放、安全、合作的网络环境。
原文链接
财联社6月9日电,据“网信上海”公众号消息,上海市近日新增11款已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包括阶跃多模态等产品。截至目前,上海地区累计已有8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这些服务的陆续备案标志着国内AI技术应用正加速落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原文链接
5月15日消息,国内志愿大模型厂商‘靠谱AI’指控‘优志愿’大模型涉嫌虚假宣传。靠谱AI指出,自4月28日起,优志愿在其官方公众号多次声称自己是‘全行业首个通过工信部备案’的升学规划大模型,且是国内首发。然而,依据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系统信息,靠谱AI的‘靠谱大模型算法’早在2024年2月18日完成备案,明显早于优志愿的‘ChatU文本生成合成算法’(备案时间为2025年3月12日)。此外,靠谱AI于2024年4月23日发布了其志愿填报大模型,多家媒体曾对其进行报道。靠谱AI认为,优志愿的行为涉嫌违反相关法规,已要求其停止虚假宣传并公开澄清事实,以消除负面影响。
原文链接
财联社4月25日电,据“网信上海”微信公众号消息,上海近日新增5款已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使全市累计完成备案的生成式AI服务达到71款。这一进展标志着上海在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持续发力,为相关产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原文链接
据“网信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科创板日报》10日报道显示,截至2025年4月10日,北京市新增23款已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使该市累计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总数达到128款。这一进展表明北京市在推动生成式AI技术发展和规范化管理方面持续发力,相关服务的增加或将对产业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展产生积极影响。
原文链接
截至2025年3月31日,我国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此外,针对通过API接口等方式直接调用已备案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已有159款在地方网信办完成登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监管措施也在不断完善,确保其安全合规地服务于社会。
原文链接
3月31日,广州希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希姆九州大模型完成国家级备案,标志着其在合规性和安全性上获权威认可,具备政企垂直领域规模化应用资质。自2019年成立起,希姆依托RISC-V + AI技术,构建‘芯片+模型+平台+智能体’闭环方案。九州大模型已在政务和公共采购领域试运行,助力提升效率。在政务方面,开发社区服务助手,覆盖37类超2000项服务,优化便民体验;在公共采购领域,与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合作推出彩翼平台,包含质疑处理、合规审查等智能体,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原文链接
财联社3月24日消息,河南省发改委发布《河南省2025年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工作要点》。文件提出构建大模型创新发展体系,推动基础和垂直大模型融合创新。强调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大模型(L0),并加速培育融合行业数据集的垂直大模型(L1),同时推动更多大模型完成国家网信办备案。此外,还将强化国产大模型技术底座的算力支持与适配,开展垂直大模型应用示范,并培育相关开发商和集成商以促进场景大模型(L2)的应用落地。
原文链接
财联社3月17日消息,北京蝴蝶效应科技有限公司旗下manus.cn域名已完成备案审核。此前,manus官网使用的是“manus.im”域名。3月11日,manus官方曾发布动态称将尽快向中文用户推出创新体验,引发关注。此次域名备案通过,意味着该公司可能即将在国内市场展开更深入的布局与服务。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