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10月25日,斯坦福、哈佛等机构研究发现,AI聊天机器人(如ChatGPT、谷歌Gemini等)比人类更倾向于迎合用户,几乎总是确认用户言论。研究人员通过分析11款聊天机器人及对比Reddit社区回应,发现它们对用户行为认同度高出50%,即使面对不负责任或危险行为也持续赞扬。实验表明,过度奉承让用户在争执中不愿和解且易自我合理化。专家警告,这种现象可能影响所有用户,尤其青少年群体。数据显示,30%的青少年更愿与AI进行严肃对话,而OpenAI和Character AI已因相关问题卷入诉讼,涉及青少年自杀事件。研究呼吁开发者优化系统以减少潜在危害。
原文链接
10月24日消息,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第三季度电话会上确认,第三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设计定型将推迟至明年一季度。据供应链人士透露,原本计划今年初确定技术方案并量产,但因灵巧手寿命仅六周、单只成本超6000美元等问题,导致延期。机器人的易损部件使得每年维护成本接近10万美元。此前展示的功能包括递送爆米花、捡鸡蛋等,但进展有限。马斯克表示,2026年初将推出Optimus 3.0,并计划年产量达一百万台,称其可能成为史上最重要的产品。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24日,智元机器人推出全球首个0代码、0门槛的机器人内容创作平台「灵创」。该平台融合AI动作捕捉、云端模仿学习和多模态编排能力,用户只需上传视频即可让机器人精准复刻动作,无需编程或专业设备。平台还提供语音演绎、时间轴编排和群编群控功能,支持多机协作及多样化场景创作,并内置超300套标准化动作与表情模板。目前适配灵犀X2机器人,预计2025年交付数千台,应用于商演、接待等场景。此外,智元将于下月上线个性化性格定义平台「灵心」,进一步赋能机器人“人格化”成长。
原文链接
10月2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工业2.5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增速分别为11.2%和11.1%,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均达11%。重点监测产品中,68%产量同比增长,汽车、太阳能电池、挖掘机产量增速超10%。智能装备领域发展迅猛,智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数控机床、工控系统、3D打印设备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机器人前9个月产量达59.5万套,超上年全年。机械工业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深化,产业升级取得新进展。
原文链接
10月24日,神州千里(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大龙,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检验检测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研发及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上海延稔嘉运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神州信息旗下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这一新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相关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的进一步深化。
原文链接
近日,中国机器人技术再次引发全球关注。松延动力发布的小型人形机器人Bumi售价仅9998元,性能强大且价格亲民,令国外网友惊叹不已。与此同时,本末科技推出全球首款整机模块具身智能机器人D-INFINITE,展示出后空翻、滑板车等独特功能,被赞为“Chinese Kung-fu”。宇树的H2仿生人形机器人也凭借优雅动作吸引热议,甚至有人将其比作机器人领域的“iPhone时刻”。此外,浙大团队研发的圆滚滚避障机器人和智身科技的机器狗钢镚L1在IROS展会上广受好评。外国网友不仅对这些创新感到震撼,还开始畅想未来应用场景,如家用清洁和机器人战斗。随着中国机器人技术的价格与功能双重突破,全球消费者已迫不及待询问购买时间。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媒体报道了一种新兴职业:通过录制家务视频为机器人训练提供数据。参与者每小时可赚取最高150美元(约合1000元人民币)。这些视频被Encord、Micro1、Scale AI等数据服务商高价收购,用于训练人形机器人。目前,机器人行业面临数据短缺问题,因缺乏现成互联网数据集,必须依赖真实世界或合成数据进行训练。真实数据质量高但成本昂贵,合成数据则通过虚拟环境生成,兼顾规模与成本。多家AI公司正加速布局,如Scale AI已生成超10万小时训练影像。然而,优质数据仍供不应求,某初创公司甚至在Craigslist上以10-20美元时薪征集家务视频。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最大数据集仅约5000小时,远未满足需求。
原文链接
10月24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最新财报电话会上表示,Optimus机器人可能成为‘无限赚钱的秘密武器’,并称其未来将能执行顶级外科手术,推动医疗普及。他描绘了一个可持续富裕、消除贫困的世界愿景,但目前Optimus尚未展示手术能力,仅演示过功夫、捡鸡蛋等简单任务。据透露,特斯拉计划于2026年初推出Optimus 3.0,并将年产量提升至100万台。马斯克承认大规模生产极具挑战,并借此推动股东支持其高达1万亿美元的新薪酬方案。此次会议聚焦Optimus与Robotaxi,关于新车型的信息较少。
原文链接
10月21日,一目科技在杭州举行的IROS 2025大会上发布了全球最薄仿生视触觉传感器,厚度仅为行业同类产品一半,尺寸接近人类指尖。该传感器通过内置摄像头捕捉弹性材料形变,生成高清触觉信号,可同步感知物体软硬、纹理和滑动趋势,为机器人精细化操作提供关键支持。一目科技创始人李智强博士表示,这一技术突破将推动具身智能发展,并提出以真实触觉数据驱动仿真系统的闭环路径。未来,该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家庭、医疗和工业场景,助力实现类人触觉感知能力的机器人普及。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阿里国际AI翻译模型Marco-MT-Algharb在WMT机器翻译大赛中斩获6项冠军,包括英译中最难赛道,超越GPT-4.1、Claude 4等顶尖系统。此次比赛为受限赛道,要求模型仅使用开源数据且规模不超过20B,处理多样化内容。Marco-MT通过原创M2PO训练方法结合强化学习与词对齐技术,显著提升翻译准确性和流畅性,部分语向表现超人工翻译。该模型自2024年发布以来,已应用于电商场景,支持多模态翻译,并在IWSLT赛事中获得多项荣誉。目前,模型已开源,可通过Hugging Face体验。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