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8月28日,虎嗅智库举办第52期线上活动,探讨AI在营销中的真实落地案例。瑞泰信息副总裁葛开钢分享了通过构建‘小瑞AI平台’赋能企业营销的技术实践,涵盖AI客户情报员、商机挖掘师等场景,显著提升销售效率。探迹科技合伙人陈晓锋则指出,AI可解决B2B营销的供需匹配失灵问题,通过精准锁定客群、提升触达效率和聚焦高价值客户,帮助企业降低获客成本超50%,实现利润增长。活动吸引了迪士尼、小鹏等企业参与,未来还将举办‘智能营销·实效为王’研讨会,深入探讨AI营销趋势与方法论。
原文链接
标题:OpenAI的命门,决定了大模型公司的未来
如果Scaling Law是提升大模型能力的关键标尺,那么“算力成本控制”就是行业发展的基石。2025年初,DeepSeek因大幅降低推理和训练算力成本而在开源社区爆火,其成功秘诀在于MoE架构的应用,这种架构能有效减少算力消耗。然而,OpenA...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日,AI行业正从追求模型能力上限转向提升计算效率,混合推理成为行业共识。美团开源的龙猫大模型通过“零计算”专家机制大幅节省算力,应对复杂推理模式导致的成本上升问题。OpenAI的GPT-5采用“路由器”机制,根据任务复杂度选择模型,减少50-80%的token消耗;DeepSeek V3.1则推出单模型双模式架构,可在“思考”与“非思考”间切换,降低25-50%的token使用量。包括Google、阿里、字节等在内的头部厂商均探索混合推理方案,目标是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平衡,并向更智能的“自我调节”方向发展。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日,一场关于AI商业化的讨论揭示了行业新趋势。嘉宾Dylan Patel指出,GPT-5的突破不在参数增加,而是通过智能路由与成本管理优化计算资源分配,将高价值查询导向昂贵模型,低价值查询交由轻量级模型处理,同时探索免费用户变现路径,如购物代理和佣金模式。Guido Appenzeller和Erin Price-Wright则强调定价模式的转变,企业更倾向于固定费率而非按量计费以确保成本可预测性。此外,NVIDIA在AI算力领域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定制芯片和电力瓶颈成为关键制约因素。讨论还涉及美国与中国在电力基础设施上的差异,以及科技巨头如谷歌、Meta的战略调整建议。最终结论认为,AI行业的竞争已从‘智力比拼’转向‘单位token经济学’,成本控制与变现能力成为核心。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一名Airbnb房东因提交一张AI生成的假桌子裂缝照片,试图骗取租客5314英镑(约合人民币5万元)赔偿。租客发现照片中的裂缝不一致后揭穿骗局,平台调查确认图片为AI生成,最终退还租客租金并封禁房东账号。此事件引发对AI生成内容滥用的关注。国内外已出现多起利用AI伪造图片进行退款或虚假宣传的案例,部分甚至未去除AI水印。尽管欧盟和中国即将实施法规要求AI生成内容标注水印,但技术对抗仍在继续,例如工具Unmarker可消除大部分数字水印。随着信任成本上升,消费者和商家需通过视频甚至线下核验来避免欺诈,社会互信面临挑战。
原文链接
标题:美国版“人工智能+”面临的主要矛盾与破局之道
中国近期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了未来5年人工智能产业的目标与路线。这意味着,算力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AI将全面进入应用创新周期,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与算力基础设施共同构成“软硬一体”的技术创新生态。
...
原文链接
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强数据供给创新。意见强调以应用为导向,推动建设高质量人工智能数据集,完善数据产权和版权制度,并开放公共财政资助项目形成的版权内容。同时,鼓励探索基于价值贡献度的数据成本补偿与收益分成机制,激励数据供给。此外,支持数据标注、合成等技术发展,壮大数据处理和服务产业,助力人工智能领域持续进步。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1日,财联社报道,企业部署AI成本在2025年突然停滞,引发行业不满。尽管2024年OpenAI、Anthropic等曾大幅下调API调用价格超90%,但今年初起,Anthropic涨价,OpenAI费用未降,推理与AI代理功能消耗更多算力,导致企业账单激增。例如,Intuit的微软Azure账单从去年2000万美元飙升至今年预计3000万美元,而收入增长未能跟上。与此同时,上游厂商如微软Azure和OpenAI获利显著,前者季度营收增长39%,后者通过API销售实现盈利。开发者抱怨token价格居高不下,担心形成‘寡头垄断’。独立开发者也因工具涨价倍感压力。Anthropic和OpenAI回应称其模型带来更高业务价值,但客户仍需适应高昂成本。
原文链接
8月21日,安徽省发布《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若干政策(2.0版)》,提出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升级省级智能算力调度平台。对利用平台资源的企业、高校院所,按算力支出的20%给予支持(自建自用除外)。同时,促进垂类模型应用,支持相关创新产品申报省“三首”产品,并通过首购、订购等方式纳入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推动研发与示范应用。
原文链接
标题:大模型成本下降,是业内最大的幻觉
许多AI创业者坚信“模型会降价”,认为只要成本降低,收支就能平衡甚至盈利,生意便能持续。a16z也曾表示,大语言模型(LLM)成本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下降。然而,Substack专栏《mandates》指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成本下降10倍”仅适用于老旧...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