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5月27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先进计算产业发展,加速网络、算力、算法融合,并创新发展高性能计算、智能计算及云边端协同计算。同时,优化边缘计算中心网络布局,构建高可靠、高性能、广连接的新型设施。重点推动这些技术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规模化应用,包括先进计算、5G-A、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原文链接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赵志国近日表示,将从多方面推进信息通信业的发展,以支持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建设。具体措施包括:推进网络设施升级,出台“双千兆”网络发展接续政策,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并持续推动“宽带边疆”和“信号升格”行动;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重点推进5G演进(5G-A)、非地面网络(NTN)技术及6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科技的布局;促进5G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尽快出台5G规模化应用和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持续打造高水平5G工厂,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同时,统筹发展与安全,深入落实数据安全能力提升方案,增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能力;最后,扩大电信业对外开放,鼓励外资企业参与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接入服务等业务,推动电信业对外开放迈入新阶段。
(注:本文摘要精简至278字,保留了原文核心要点和时效性信息。)
原文链接
7月初,人形机器人成为WAIC 2024焦点,25款机器人参展。尽管技术炫酷,但大多数仍停留在静态展示阶段。中美企业如Agility Robotics、Figure AI、特斯拉和优必选等已开始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尤其是汽车工厂的落地应用。特斯拉的Optimus已在特斯拉车间实训,参与电池分拣,而Figure AI的Figure 01与宝马合作,即将进入生产线。优必选的Walker S在蔚来工厂进行多环节质检工作,显示出智能协作能力。技术挑战包括智能化、自主决策、成本控制和数据安全。人形机器人需具备实用技术,如智能大脑、灵巧操作和稳定运行,以及与汽车制造商的紧密合作。国产化和政策支持助力成本降低,预示着商业化应用的未来可能性。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