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AI 攻击 AI:全球超 1.7 万 Open WebUI 实例被入侵,威胁 Linux 和 Win10 / Win11 用户
6月3日消息,网络安全公司Sysdig警告称,全球超过1.7万个配置不当的Open WebUI实例遭入侵,Linux和Windows用户面临威胁。Open WebUI是一款支持离线运行的强大AI平台,但攻击者利用其在线暴露且无身份验证的特点,上传高度混淆的Python脚本“pyklump”。该脚本被AI工具生成或辅助,通过Discord webhook进行C2通信,伪装正常流量以规避检测。在Windows系统中,攻击者安装JDK并运行恶意JAR文件,加载DLL组件窃取Chrome扩展和Discord凭据。Sysdig引用Shodan数据显示,这些开放实例构成巨大攻击面。微软《数字防御报告》指出,AI驱动的网络攻击每日超6亿次,Netskope报告称钓鱼攻击成功率已同比翻三倍,AI生成更具针对性的诱饵为主要因素。
代码编织者
06-03 10:51:15
AI攻击
OpenWebUI
恶意软件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安全公司披露 PyPI 虚假 GPT / Claude AI 辅助软件包工具,实为木马勒索软件
近日,安全公司卡巴斯基通报称,在PyPI(Python软件包索引)中发现了两个恶意软件包,伪装成GPT和Claude AI平台辅助工具,实际上是木马勒索软件。这两个软件包分别为“gptplus”和“claudeai-eng”,前者宣称可通过OpenAI的API访问GPT-4 Turbo模型,后者则声称可访问Anthropic Claude AI的API,但均属虚假宣传。经过卡巴斯基的研究人员分析,发现这些软件包在用户设备上运行后,会从GitHub下载名为JavaUpdater.jar的文件,最终解压并运行JarkaStealer木马,窃取用户的浏览器数据和账号信息。据卡巴斯基透露,这些恶意软件包已在PyPI上线一年多,累计下载量超过1700次。卡巴斯基提醒开发者在使用第三方库时务必保持警惕,以避免遭受黑客攻击。 (注:摘要长度为268字)
AI思维矩阵
11-25 20:15:11
PyPI
恶意软件包
木马勒索软件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因使用生成式 AI 制作恶意软件,日本一 25 岁男子首次被判有罪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近日对一名25岁男子林某作出判决,因其滥用生成式AI制造类似勒索软件的电脑病毒,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四年执行。此案发生在去年3月31日,林某在川崎市住所内,通过生成式AI获取恶意程序设计图,制作出电脑病毒,并冒充他人骗取手机通信卡等物品。法院认为其行为自私且刑事责任重大,鉴于其认罪并表示反省,最终给予缓刑。 此次案件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即使没有IT专业知识,借助生成式AI也可轻易制作病毒。据检方陈述,林某使用“非官方版ChatGPT”创建了加密文件并要求支付比特币的程序源代码,并花费约一个月时间完成病毒制作。安全专家指出,虽然生成式AI设有非法信息限制,但仍有人找到规避方法,因此需加强防范措施以防止此类技术被滥用。此判决成为日本首例因滥用生成式AI而被刑事定罪的案例,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文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8日)
小阳哥
10-28 11:13:30
刑事定罪
恶意软件
生成式AI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给60万用户电脑里种病毒,韩国电信巨头图啥?
韩国电信巨头KT被曝为阻止用户使用BT下载服务,竟在60万用户电脑中植入恶意软件。起因是四年前,KT针对其网络用户对Webhard基于BT技术的网盘服务投诉,声称此举是因Webhard未支付相关费用且未充分解释服务机制。尽管Webhard举报,但法院判定KT胜诉,理由是Webhard存在责任缺失。此事标志着电信巨头首次采取极端手段应对BT协议,影响了P2P下载和PCDN(P2P与CDN结合)技术的使用,这些技术原本有利于用户,却对运营商收益构成挑战。国内运营商已通过限速和识别手段限制BT流量。专家建议应寻求协调,而非单纯打压,以平衡各方利益。
像素宇宙
07-10 10:57:20
BT协议
恶意软件
韩国电信巨头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
AI热搜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