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11月11日下午,知名投资者段永平在《方略》第三季节目中与雪球创始人方三文展开对话,分享其投资理念与人生价值观。段永平表示自己仅持有三只股票:苹果、腾讯和茅台,并强调‘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投资哲学。他指出,看懂公司和未来现金流是投资的关键,但大部分公司难以真正理解。谈及企业经营,他认为文化比管理更重要,创始人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方向。对于AI热潮,他提醒泡沫风险,建议避免盲目跟风。此外,段永平分享了对子女教育的看法,主张通过自身行为影响孩子,给予他们安全感。他还坦言自己胸无大志,追求过好每一天,做喜欢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生活态度。
原文链接
11月7日,日本最大科技基金野村资产管理表示,AI股票未进入泡沫阶段,仍有上涨空间。其首席投资经理Yasuyuki Fukuda称,AI市场正进入‘第二幕’,与25年前互联网泡沫时期不同,如今由Meta、谷歌等现金充裕的巨头推动,投资更具可持续性。他预测下一波增长将由电信和电力等传统基础设施资本投入驱动,利好日本电子元件制造商及电缆股。该基金在AI热潮中表现优异,截至11月6日回报率达49%,远超东证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Fukuda还提到,增持软银股票是其明智决策之一,该股从5月的不到1万日元涨至10月底的2.7万日元,目前回落至2.17万日元。
原文链接
英伟达CEO黄仁勋自6月以来已出售价值超10亿美元的股票,完成一项预先计划的大规模减持。最新报告显示,他在周五出售了2.5万股股票。这一举动引发市场关注,但具体原因尚未披露。
原文链接
10月31日,美银策略师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板块热潮推高估值,中国股票和黄金成为最佳对冲工具。目前标普500指数远期市盈率达23倍,远超过去二十年16倍的平均水平。由Michael Hartnett领导的团队在报告中指出,AI板块领涨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而黄金和中国股票是应对市场热潮或潜在泡沫的有效选择。这一建议为投资者提供了针对当前高估值环境的策略方向。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20日,高盛交易员Mike Washington反驳“AI泡沫论”,认为当前人工智能股票并未形成泡沫,并提出三大理由。首先,全球规模最大公司的增长推动股价上涨,标普500指数前七大成分股的两年预期市盈率为27倍,远低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52倍。其次,高盛预计到2026年美国家庭将购买约5200亿美元美国股票,同时美元贬值和外国投资增加也将提振市场。最后,消费者表现出强劲韧性,为市场提供支撑。今年以来,AI相关公司贡献了标普500指数涨幅的80%,英伟达、微软等科技巨头股价飙升,但Washington认为市场未进入泡沫阶段。
原文链接
10月18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中金公司原总裁朱云来指出,标普500中约30只AI相关股票的合计市值占比已升至43%,较2022年11月ChatGPT 3.5版发布时的26%显著提升。数据显示,自2022年AI应用普及以来,采用AI的对冲基金年化超额收益比未采用者高出4%-6%。这凸显了AI数字化对投资和资本市场的深远影响,以及金融服务业对AI技术的加速布局。(财联社记者 沈娇娇)
原文链接
10月2日,据财联社报道,OpenAI以5000亿美元的创纪录估值完成了一项股票交易,允许现任及前任员工出售价值约66亿美元的股份。此交易使OpenAI超越SpaceX,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企业。本次交易的投资方包括思睿资本、软银、Dragoneer投资集团、阿布扎比的MGX及普信集团。此前,在软银牵头的400亿美元融资中,OpenAI估值为3000亿美元。这一消息凸显了OpenAI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劲增长潜力及其市场认可度。
原文链接
富国银行首席股票策略师Ohsung Kwon于9月25日表示,当前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美股牛市并非泡沫,涨势有望持续。他认为,投资者不应抛售AI相关股票,因其将继续主导市场并保持窄幅上涨。尽管AI领域存在泡沫化风险,但只要资本支出保持稳定,牛市短期内不会逆转。Kwon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AI支出的半导体等“资本支出接受者”股票,并指出科技行业资本支出尚未达到历史高位。此外,他提到市场正从利率敏感型领域转向盈利增长基本面,AI公司需通过更强的盈利能力和货币化能力推动股价。富国银行预测标普500指数年终目标为6,650点,2026年底目标为7,200点,同时看好资本市场并购和IPO复苏对投资银行的利好影响。
原文链接
9月12日,投资银行DA Davidson将英伟达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目标价从195美元升至210美元,预示该股较当前水平可再涨19%。分析师吉尔·卢里亚指出,对人工智能计算需求增长的乐观看法取代了此前的担忧。尽管曾预测英伟达股价可能下跌48%,但AI在企业中的快速普及与超大规模科技支出未达峰值的情况促使观点转变。分析师认为,未来两年英伟达有望持续增长,同时提醒需关注资本支出增速、利润率、竞争加剧等潜在风险。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已上涨28%,多数华尔街分析师仍给予“买入”评级。
原文链接
8月6日,据彭博社报道,OpenAI正就以约5000亿美元估值进行员工股票二次出售展开初步谈判,交易金额可能达数十亿美元。现有投资者Thrive Capital等已参与讨论购买股份。此前,软银牵头的400亿美元融资中,其估值为3000亿美元,上周该公司再获83亿美元融资,超额认购五倍。近期,OpenAI推出新开源平台并计划发布GPT-5模型。OpenAI对相关消息拒绝置评。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