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7月,百川智能技术联合创始人谢剑将离职,原因及下一步动向尚未公开。谢剑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后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曾是百度最年轻主任研发架构师,深度参与凤巢广告、搜索等核心AI业务。2023年3月,他与王小川共同创立百川智能,带领团队申请超35项专利并发表多篇顶级论文,其技术成果屡获国际奖项。然而,百川智能近期高管动荡频发:商业化负责人洪涛、医疗业务负责人李施政、金融业务负责人邓江及联合创始人焦可均相继离职,部分已开启新创业项目。目前,创始团队中仅剩王小川与茹立云,但茹立云也被传正在接触外部机会。‘AI六小虎’或将面临洗牌。
原文链接
近日,DeepSeek一名核心高管于半年前离职创业,计划于2025年圣诞节前后推出Agent产品。该高管疑似原DeepSeek CTO,但DeepSeek内部并未设明确CTO职位。此创业项目已获IDG资本融资,但IDG方面回应称不知情。该高管选择在DeepSeek V3模型和R1推理模型开源期间离职,引发关注。业内认为,DeepSeek的光环让其技术人才备受资本青睐。类似情况在AI行业屡见不鲜,如OpenAI首席科学家伊利亚离职后创办的SSI成为独角兽。AI行业技术迭代快、大公司策略限制创新、人才稀缺等特点推动了核心高管的频繁流动。与此同时,DeepSeek近期招聘多个财务岗位,虽梁文峰否认融资或IPO计划,但市场对其动态仍高度关注。
原文链接
自2023年底以来,OpenAI经历了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据智东西统计,包括首席科学家、首席技术官、首席研究官等在内的至少17位中高层领导离职,其中多位加入竞争对手Anthropic或谷歌。OpenAI原有11位联合创始人中,目前仅剩CEO萨姆·阿尔特曼一人正常工作。新任首席科学家雅各布·帕楚奇和高级研究副总裁陈信翰成为技术“掌舵人”。尽管频繁的人事调整,OpenAI仍保留了一支强大的技术团队,员工总数已超过1700人,是年初的两倍多。阿尔特曼在技术和产品工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领导角色,权力制衡机制或已被打破,这可能影响公司的安全与发展平衡。
摘要保留了关键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等,并符合新闻三要素。
原文链接
OpenAI高层动荡升级,联合创始人John Schulman离职加入竞对公司Anthropic,专注于人工智能对齐研究。Schulman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离开是为了深入对齐研究领域,追求个人职业发展。此外,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宣布休假至年底,产品副总裁Peter Deng也被...
原文链接
OpenAI近期遭遇重大震荡,联合创始人兼ChatGPT后期训练负责人John Schulman宣布离职,转投竞争对手Anthropic,从事技术研究。同时,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延长休假至年底,产品负责人Peter Deng也已离职。对此,Brockman回应称,休假是为了“构...
原文链接
OpenAI遭遇高层动荡,GPT-5发布计划或受影响。John Schulman,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及重要元老级高管,宣布离职,转投竞争对手Anthropic。此变动引发外界对OpenAI内部稳定的担忧。CEO Sam Altman对Schulman表达了感激之情,并对他的离开表示遗憾。与此同时,OpenAI正面临马斯克的法律挑战,指控其违背了为人类利益开发AI的初衷。诉讼指控OpenAI在成立时的非营利性质实际上是一种欺诈手段。OpenAI正考虑从非营利组织转型为共益企业。原定于年底发布的GPT-5模型发布计划可能推迟,OpenAI将更侧重于API和服务的更新。此次高层变动和法律纠纷凸显了OpenAI面临的挑战,同时引发了外界对其发展方向的质疑。
原文链接
长城汽车近期再次面临高管流失,AI Lab负责人杨继峰已离职,转投Caresoft Global任合伙人。杨继峰曾负责长城汽车智能化研发及AI Lab的组建,强调数据驱动的整车开发。尽管面临高管变动,长城仍在推进城市NOA计划,目标年底前在全国多地开放。自2023年起,包括欧拉、沙龙品牌CEO文飞,公关总经理果铁夫,以及魏牌CEO陈思英在内的多位高管相继离职,反映出长城留住外来高管的挑战。公司高层已意识到人才建设的重要性,但人才梯队的完善尚需努力。
原文链接
字节跳动技术高管杨红霞等多位前员工近期离职创业,投身AI领域,引发VC追捧。这些大厂出身的技术人才在AI赛道上备受关注,如杨红霞获3000-4000万美元投资,估值达1.5亿美元。任利锋等字节系高管也创立新项目,如PICO副总裁任利锋的跨境电商和AI制造项目已获红杉中国和IDG资本天使轮投资。AI创业潮中,大厂背景和丰富经验成为吸引投资的关键,显示了投资界对有实力团队的持续看好。这一创业热潮不仅限于字节跳动,还包括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的高管,形成“大厂系”创业流派。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