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财联社6月12日电,小红书今日公布虚假内容治理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通过构建虚假内容全链路治理体系,累计处置虚假笔记320万篇,清理虚假人设账号1万个,并处理虚假低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笔记60万篇。此外,小红书还对批量造假的黑灰产账号采取严厉措施,封禁相关账号超1000万个。这一系列行动体现了平台在净化社区环境方面的持续努力。
原文链接
5月18日,《芝加哥太阳报》夏季活动指南中出现大量AI生成的虚假内容,包括虚构书籍和不存在的人物。例如,推荐的韩国作家Lee Min-Jin的《夜影市场》及芝加哥作家丽贝卡・马凯的《沸点》均为杜撰作品。此外,专栏中引用的多位“专家”和机构也查无出处。该报承认内容来自一家全国合作媒体,但未尽审核义务。高级总监Victor Lim表示深感歉意,并承诺修订政策确保内容质量。署名作者Marco Buscaglia承认未充分核实来源,称这是个人失误。目前,涉事内容已被从电子版中移除。
原文链接
近日,Instagram上一家名为Ethos的餐厅账号爆红,该账号展示了精美的食物、一流的用餐环境及名流大佬调酒服务,迅速吸引了7.2万名粉丝,成为奥斯汀排名第一的餐厅。然而,硅谷投资人贾斯汀·摩尔揭露,Ethos根本不存在,其所有内容均由AI生成。这再次引发公众对AI造假的关注,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生成式AI技术正以多种方式制造假信息。相比过去的手法,AI生成的内容更为逼真,普通人难以分辨,且成本更低。
此事敲响了警钟,提醒社交平台需加强监管,以维护内容的真实性。尽管Meta等平台已开始采取措施,例如使用隐形标记识别AI生成图像,但目前仍存在滞后现象,如Ethos账号持续活跃至十月才被揭露,美国大选期间的假图片亦未被及时清理。平台应更积极地引导AI技术的正确使用,避免虚假信息泛滥,维护社交环境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原文链接
谷歌DeepMind、Jigsaw和Google.org研究团队发布新论文,揭示生成式AI正滥用互联网,通过虚假内容挑战公众信任。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间,AI工具被用于散布伪造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模糊现实与欺骗界限。研究虽未详评谷歌自身的角色,但强调了技术滥用的普遍性和对辨别能力的考验。论文提倡多方合作,包括政策制定者、行业和民间社会,共同应对生成式AI滥用问题,以维护网络环境的真实可信。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