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6月30日,王自如宣布回归数码领域,首次推出正式播客内容,围绕苹果WWDC和Apple Intelligence展开探讨。这是他离开Zealer后首次回归老本行,也是其‘AI认知小宇宙’系列的最后一期视频。王自如表示该系列旨在为后续内容构建背景,提升用户对AI的认知。此前,他因追求产业互联网而离开Zealer,并曾短暂加入格力,后为保护商业秘密选择退网。
原文链接
2024年8月,知名科技博主王自如从格力离职,此前他因保守商业秘密退网并深度参与格力渠道改革。他曾表示,这段经历虽艰辛但也收获良多,却也留下遗憾。同时,他卷入“限高”风波,涉及3383万元未履行金额。近期,王自如发布视频宣布AI领域二次创业,目标是通过AI内容创业与传统产业结合,推动数字化转型。他表示,AI内容创业‘来钱快’,但承认技术门槛高、迭代快带来的挑战。尽管如此,他感谢董明珠、雷军及早期投资人,对未来充满期待。业内认为,凭借其资源与经验,王自如的AI创业有一定潜力,但技术短板与商业可持续性仍是考验。
原文链接
今日,评测界鼻祖王自如的回归视频在B站上线,回顾了他自2009年毕业以来的15年历程。面对就业市场的困境,他曾因求职失败而陷入低谷,但凭借毅力进入咨询公司,业余自学制作视频。2012年,他在深圳创立ZEALER,逐步成长为行业代表。然而,随着公司发展和外界评价增多,他开始怀念创业初期的单纯。2016年加入格力验证了他对产业互联网的判断,但最终选择离开。如今,王自如决定以AI测评UP主身份二次创业,认为这一领域值得他再次投入。
原文链接
6月6日,评测界资深人士王自如通过B站账号宣布回归并更名为‘王自如AI’,正式进军AI领域创业。他在视频中直言选择AI是因为其‘来钱快且资源整合迅速’。王自如计划首先聚焦于AI与消费电子、产业及服务的结合,制作相关内容进行创业尝试。此外,他透露还将探索利用AI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方案,但具体细节和启动时间暂未公开。他表示,这一方向是他过去经验积累的集中体现。
原文链接
6月5日消息,前格力高管王自如宣布进军AI赛道,开启二次创业。今日,他在微博透露,将用15分钟分享离开ZEALER、格力的原因及AI领域的创业计划。配图显示一张近照及从2009年至现在的互联网与AI发展时间轴。这是他自去年12月以来的首次公开亮相,相比之前长发造型,此次形象更显精神。作为科技媒体Zealer创始人,他曾于2021年加入格力,董明珠曾高度评价其成长。王自如表示,从未关注薪资,更重视向董明珠汇报工作的机会。如今重返创业舞台,他的新项目能否再现昔日影响力,仍有待观察。
原文链接
在2014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AI罗永浩谈及昔日与王自如的争议,批评其所谓"客观独立第三方"的评测方式。两人曾因锤子T1手机评测产生分歧,引发直播对决,罗永浩批驳王自如的评测存在多处难以理解的缺陷。如今AI热潮中,罗永浩强调自己独特的AI身份,继承了产品思维和幽默感,并非随意可替代。提及AI发展,他表示自己的AI之路与众不同。
原文链接
罗永浩十年后再嘲讽王自如,起因是一段经典往事。2014年,罗永浩与王自如在直播中就锤子T1手机展开激烈辩论,罗永浩凭借出色的逻辑备受赞誉。如今,当被问及此事,AI罗永浩幽默地评价说那段经历“让人笑掉大牙”,并批评王自如的评测方式不够公正。这场舌战源于王自如对锤子T1的负面评价,最终以罗永浩的犀利反驳结束,他的“如果你被包养,就别谈独立人格”成为流传语。
这场辩论不仅展示了罗永浩的口才,也见证了锤子手机的发展起伏。十年后,罗永浩转向XR领域,而王自如则转向商业领域,与董明珠合作。尽管争议人物各自发展,他们引发的关于评测公正性的讨论仍值得深思。
原文链接
2014年,锤子创始人罗永浩与Zealer创始人王自如在直播中展开激烈辩论,围绕锤子T1屏幕、相机等问题,这场约架成为手机史上的经典。近日,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I罗永浩回顾此事,嘲笑王自如所谓“客观独立第三方”的评测方式,并自述为追求真理和正义。当年王自如对锤子T1的负面测评引发罗永浩“约架”,其中“包养论”广为流传。如今,罗永浩转行,王自如亦改变方向,这场十年前的争议仍被人提及。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