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10月14日,中国移动宣布实现智算万卡池在长周期训练场景下的持续稳定运行,训练稳定性达行业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超大规模智算集群管控技术居于全球前列。团队基于哈尔滨数据中心,研发全调度以太网(GSE)技术体系,攻克慢卡慢网络风险识别、断点续训、AI运维智能体等关键技术,显著提升故障诊断与处理效率,断训量降低50%,故障处理时长从数天缩至分钟级。长稳运行能力使大模型训练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一,资源利用率接近100%。此外,中国移动计划到2028年底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智算基础设施,并已在黑龙江、广东打造智算运维样板间,助力自动驾驶、生物医药等领域技术进步。
原文链接
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移动宣布升级“AI+”行动计划,并成立“AI+”生态联盟。根据计划,到2028年底,中国移动将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总体投入翻一番,目标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智算基础设施。同时,将探索十万卡智算集群建设,推动全国产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 EFLOPS。这一计划标志着中国移动在人工智能与算力领域的重要布局。(记者 张洋洋)
原文链接
9月4日,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数智化顶层规划、数字基础设施、人工智能、5G+智慧盐业、网络安全、健康中国减盐行动及党建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探索互利共赢新模式。此次合作涵盖多领域创新与技术应用,助力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
原文链接
7月28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中国移动与曙光存储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智能存力跨域调度平台。该平台实现了首个全局统一文件存储产品的落地应用,能够深度融合异构资源调度与AI应用场景需求。这一创新方案标志着我国在存储智能化和资源调度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AI技术的高效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记者 郭辉)
原文链接
7月27日,中国移动正式发布新一代灵犀智能体2.0。据悉,“灵犀”智能体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信息服务新入口,旨在为用户提供更智能化的服务体验。此次升级版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移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和布局。
原文链接
7月2日,天眼查App显示,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洪涛,注册资本20亿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通用应用系统、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公共数据平台、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等,并涉及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标志着中国移动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进一步深化。
原文链接
在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与荣耀宣布战略合作,将基于荣耀X70i机型推出首款深度定制AI手机,预计8月开售。该手机融合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与荣耀魔法大模型,提供端云协同的AI体验。产品升级后,AI拍照键将作为中国移动特色功能快捷入口,YOYO助手接入灵犀智能体,实现精准定制化服务。此外,中国移动通过泛全联盟推动销售升级,打造行业爆品。同期,中国联通展出云智AI Pad,集成了联通元景大模型与eSIM技术;中国电信展示天翼AI云电脑,强化AI应用场景;联想则推出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及相关AI终端。多位高管强调,大模型赋能正推动AI终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智能终端的未来发展将更依赖于其服务人类需求的能力。
原文链接
《科创板日报》报道,中国移动与荣耀于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2025)期间达成战略合作,将基于荣耀X70i机型推出首款深度定制AI手机,并于8月开售。该合作依托双方在产品、技术和生态方面的优势,深度集成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与中国移动灵犀智能体,提供个性化AI体验。同时,产品将升级AI拍照键功能,实现一键唤醒AI助手。此外,中国联通展出云智AI Pad,融合联通元景大模型与eSIM技术;中国电信展示天翼AI云电脑,升级AI应用中心;联想则推出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及相关AI终端。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指出,大模型赋能的智能体正推动AI终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荣耀CEO李健强调AI革命将重塑产业格局。
原文链接
6月19日,荣耀与中国移动宣布达成AI终端战略合作。双方将在产品创新、生态共建及商业模式上展开深入合作,致力于构建开放创新的AI终端生态,并探索具备智能化能力的终端产品。此次合作还强调了多终端、多系统间的深度协同。同时,在活动中发布了双方合作推出的首款AI手机——荣耀X70i,该机型已于4月底开售。
原文链接
6月18日,在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2025)开幕式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指出,未来硅基生命的数量将超越人类,成为社会劳动力与智力资源的关键组成部分,形成新的‘人口红利’、‘人才红利’及全新的职业领域。杨杰解释称,随着AI技术能力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AI已在语言理解、图像识别等领域达到或超越人类水平,展现出类人思维与角色特征。预计未来,由物理硬件作为‘躯体’、智能算法作为‘神经中枢’的硅基生命将大规模涌现,与人类深度协作,催生碳硅融合的新文明形态。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