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前OpenAI研究员迈尔斯・布伦迪奇预测,随着AI推动经济增长,未来每月1万美元的基本收入(UBI)将成为可能。他在X平台发文称,政策制定者应大胆尝试更慷慨的UBI实验,例如每月发放1万美元而非当前的1000美元。他认为,AI将深刻改变经济结构,使这一设想在未来几年内可行。布伦迪奇在2024年辞去OpenAI职务,强调AI对就业的冲击是其核心关注点,并认为人类终将摆脱为生存而工作的义务。不过,他也警告,现有制度尚未准备好迎接‘后工作时代’,需更多政策讨论以避免社会停滞风险。
原文链接
8月24日,韩国政府发布“新政府经济增长战略”,计划未来五年推动‘AI大转型’和‘超创新型经济’。经济副总理具润哲宣布设立超100万亿韩元(约合5167亿元人民币)的‘国民增长基金’,用于发展AI产业、能源基础设施及相关技术。韩国总统李在明提出‘AI三大强国、潜在经济增速3%、世界五大强国’愿景,强调未来五年是实现AI转型的‘最后黄金期’。政府将在多领域推进AI重点项目,包括物理AI强国建设、公共服务创新、全民AI教育及基础设施完善,并聚焦材料、生物医药、气候能源等领域的15项创新项目。
原文链接
8月22日,韩国政府发布未来五年经济发展蓝图——“新政府经济增长战略”,聚焦人工智能及超级创新产业。该战略以企业主导、政府支持为核心,目标是将潜在经济增长率提升至3%。韩国经济副总理具润哲在联合记者会上宣布,将设立规模超100万亿韩元(约合5190亿元人民币)的“国民增长基金”,用于投资人工智能、能源基础设施及相关技术领域。这一计划旨在推动战略产业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增长。(新华社)
原文链接
标题:AI真的推动经济增长了吗?
GPT5的发布并未带来太多惊喜,反而引发了失望情绪。人们不禁质疑:我们耗费了大量电力、硅资源和投资,是否只为了制造一个高情商的“聊天工具”?
AI的发展速度未减,但人们的耐心可能在减少。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AI究竟对经济增长有何实际贡献?它拉动的是真正的经...
原文链接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工信部透露我国AI技术与产业融合加速,人工智能赋能效果显著。目前,我国已培育并开源多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广泛应用于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其中,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已超百款,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展现科技创新对经济的强劲推动作用。
原文链接
长三角9座GDP万亿城市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各地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上海GDP达12735亿元,增速5.1%,信息业与金融业贡献显著。合肥GDP增速6.6%,位列9城之首,第二、三产业及出口增速均居榜首。苏州、杭州、宁波等地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两位数甚至倍增。长三角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上海整机设计研发能力强劲,江苏零部件竞争力强,浙江产业链完善,安徽AI技术突出。一季度杭州、宁波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超60%,苏州服务机器人增长165%。此外,南京GDP增长5.3%,宁波增量达428亿元。
原文链接
标题:纳德拉:AGI来临的真正标志是世界经济增长10%
微软发布了全球首款拓扑量子芯片Majorana 1,有望于2030年前上市。纳德拉表示,微软未来目标是在量子芯片上实现百万个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纵。纳德拉在播客访谈中分享了他对微软在量子计算领域突破的感受、过程及未来应用场景。他认为AGI来临的真正标志是世界经济增长10%。
纳德拉强调,AI要变得更好,也要变得更便宜。他指出,微软每年从AI领域获得的收入是130亿美元,如果年增长率保持不变,四年后的收入将是现在的十倍。纳德拉认为,真正的标志是世界经济增长率达到10%。
纳德拉还讨论了量子计算的突破。他表示,微软的量子计算研究已历经30年,最新突破是马约拉纳零能模的证明,这标志着量子计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原文链接
【#WAIC2024】中金研究院吴慧敏在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表示,AI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显著提升,预计到2035年可使基准增长率提高约9.8%,年化增约0.8%。她强调AI的通用性和市场应用的重要性,指出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已验证AI经济可行性,且正推动AI与制造、创新的融合。吴慧敏特别提到,中国在数字与具身智能领域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制造业和人形机器人方面,有望通过数据优势引领全球发展。
原文链接
韩国6月出口创新高,得益于半导体和科技行业强劲需求,尤其是对华出口连续四个月增长。6月半导体出货量达13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显示全球科技复苏。韩国对美国出口增长14.7%,对华出口增1.8%,美国订单增加推动韩国出口。然而,贸易保护主义风险仍存,且韩元贬值助力贸易顺差扩大。经济学家预期韩国今年经济增长乐观,但进口下滑引发国内增长隐忧。#韩国出口增长# #半导体需求强劲# #全球经济复苏迹象#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