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10月,前vivo「最美产品经理」宋紫薇创立的AI智能硬件公司「薇光点亮」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科创星和九合创投。公司首款产品聚焦于「AI化妆镜」,结合AI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提供试妆、肤质检测等功能,并探索HaaS(硬件即服务)模式。团队成立于2024年11月,瞄准年轻用户群体,打造时尚与审美为核心的智能硬件。此前,宋紫薇因在iQOO和理想汽车的职业经历备受关注,其创业方向延续了个人品牌与技术趋势的结合,或将在智能化妆镜领域掀起新风潮。
原文链接
2025年,AI硬件如耳机、录音卡片和麦克风等正在革新会议室场景。深圳创业公司Plaud Note自2023年6月推出以来,全球销量已破百万台。2025年初,出门问问与钉钉分别推出TicNote和DingTalk A1录音卡片,内置AI支持转写、总结等功能。同时,未来智能的AI会议耳机系列截至5月出货超80万台,并在CES上宣布进军北美、亚太及欧洲市场。AI眼镜也因实时翻译和提词功能成为热门工具。据艾瑞咨询数据,中国智能会议工具市场规模达123.6亿元,预计AI渗透率将达60%。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与生态战并举,部分厂商通过订阅服务获利,To B与To C模式的选择则反映了企业对效率和监管的不同需求。
原文链接
10月18日,NVIDIA创始人黄仁勋表示,因美国制裁政策,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95%降至0,这不仅影响了NVIDIA收入,还可能催生强大对手。专家指出,华为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在AI软硬件领域比肩NVIDIA的中国企业。美国亚洲集团合伙人陈树认为,中国将形成由华为支持的完整AI生态系统,未来或威胁NVIDIA全球霸主地位。黄仁勋坦言,国内企业摆脱对NVIDIA依赖只是时间问题,并承认中国在先进工艺和AI技术上的追赶速度极快,任何低估华为和中国制造能力的人都过于天真。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智能戒指公司Oura完成8.75亿美元E轮融资,估值达109亿美元(约777亿人民币),较去年D轮融资翻倍。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芬兰企业以一枚仅4~6克的智能戒指切入可穿戴市场,目前已售出550万件产品,营收达5亿美元,预计2025年收入将突破10亿美元。其最新一代产品Oura Ring 4采用18个信号通路提升数据精度,并获FDA医疗设备认证,拓展糖尿病管理等医疗领域。此外,Oura推出“硬件+订阅”模式,20%收入来自订阅服务,客户包括美国国防部和NASA。未来融资将用于无创血糖监测研发及亚洲市场布局。
原文链接
贝恩公司与亚马逊云科技联合发布《中国软件企业出海热点观察》报告显示,到2027年,AI软硬件整体市场规模将达7800亿至9900亿美元,平均增速为40%-55%。其中,应用程序和交易平台增速最快,达60%-85%,为中国企业带来全球化机遇。北美仍是SaaS、电商、社交媒体等领域的重点存量市场,而东南亚、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强劲,成为关注焦点。报告强调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布局中的战略方向。(财联社 10月16日电)
原文链接
标题:“跳下悬崖造飞机”的狠人,用一个未来的故事打动苹果代工厂
2022年初,未来智能CEO马啸在一家果链代工厂办公室展示了一张AI耳机的构想图。他讲述的不仅是硬件,更是一个重构规则的故事:从电子元件到供应链响应速度,耳机每个环节都要被AI重新定义。如果这家顶级代工厂愿意合作,它可能成为下一代A...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高通宣布收购开源硬件和软件公司Arduino,交易待监管部门批准。此次收购被视为高通布局机器人与物联网领域的关键举措。收购后,双方推出首款产品Arduino Uno Q开发板,采用“双CPU”设计,搭载高通处理器及STM32微控制器,支持Linux和实时操作系统,并集成新IDE Arduino App Lab,强化AI开发能力。然而,工程师群体对高通的商业模式表示担忧,认为可能冲击Arduino的开源生态,甚至导致其开放性衰落。尽管高通承诺保持Arduino的运营模式,但外界对其未来能否延续开源传统持怀疑态度。此次收购或推动Arduino向高性能和工业级应用迈进,但也面临品牌与生态存续的挑战。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创业邦发布《2025值得关注的AI创变者》榜单,聚焦AI创新应用与机器人及智能硬件领域。经两个月评选,33家早期AI企业入选,其中18家为AI创新应用企业,15家为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企业。这些企业技术落地导向鲜明,覆盖AI+制造、文旅、金融等多元赛道,并在商业化上取得进展。榜单于9月24-25日在杭州举行的第十九届Demo China大会现场揭晓,主题为“觉醒·共生·超越”。入选企业中,北京占11家,杭州占6家,76%成立不足三年,28家创始人拥有硕博学历,高学历与国际化团队成亮点。同时,活动评选出‘DEMO GOD’得主荆华密算,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专注于高性能密态计算。
原文链接
10月5日,据金融时报报道,OpenAI与苹果前设计总监Jony Ive合作开发的首款AI硬件设备,因技术难题可能推迟发布。该设备手掌大小,无屏幕,通过音频和视觉提示交互,目标2026年推出。核心问题集中在高昂的算力成本及软件、基础设施挑战,目前ChatGPT已面临算力不足,新设备支持更复杂。团队还需解决隐私问题并优化AI助手“个性”。为推进项目,OpenAI收购了Jony Ive的公司,并从苹果、Meta等招募专家,同时与中国制造商立讯精密合作,但组装地点尚未确定。
原文链接
Flash Attention作者Tri Dao在最新播客《Unsupervised Learning》中预测,英伟达GPU在未来2-3年内将失去主导地位,AI硬件市场将走向多元化。他认为,随着专用芯片的兴起,推理成本有望再降10倍,而Transformer架构已足够稳定,可支撑未来AI发展。他指出,Mixture of Experts(MoE)等技术推动了模型稀疏化与推理优化,同时低延迟、高吞吐等多样化工作负载需求将催生不同硬件优化方向。此外,他对AI达到专家水平表示期待,认为现有架构虽能实现AGI,但更高效的设计或可大幅降低成本。他还提到,实时视频生成和机器人领域可能成为下一波重要应用。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