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马斯克豪言 5 年内最便宜的 AI 算力将来自太空,黄仁勋称这是梦想
11月20日,特斯拉CEO马斯克预测,未来4~5年内,太空部署AI系统的成本将低于地球,得益于太阳能和辐射冷却的优势。他认为,AI算力需求可能达到200至300吉瓦甚至接近1太瓦,远超地球现有电力基础设施承受能力。然而,英伟达CEO黄仁勋对此持保留态度,称其为‘梦想’。他指出,构建太空AI数据中心面临诸多挑战,如巨型散热翼技术、数千次发射需求、抗辐射芯片设计等。此外,高带宽连接、碎片规避及机器人维护等关键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难以实现。
AI创想团
11-21 15:28:15
AI算力
太空
马斯克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马斯克称计划每年在太空中部属100吉瓦人工智能卫星
财联社11月15日电,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转发了一段他接受罗恩·巴伦采访的视频,并透露了其太空计划新目标。他表示,已找到一条可行路径,计划每年将100吉瓦的太阳能驱动人工智能卫星送入轨道。马斯克称,这种方式能以最低成本大规模运行人工智能,展现了其对未来科技和太空技术结合的愿景。这一计划若实现,或将推动全球人工智能与能源利用的革新。
AI创意引擎
11-15 15:57:39
人工智能卫星
太空部署
马斯克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太空数据中心”概念火爆之际 马斯克:太阳能将成为最大的电力来源
2025年11月14日,埃隆·马斯克发帖称太阳能电力将成为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能源来源。这一预测呼应了当前科技行业面临的电力短缺问题。此前,网友Jesse Peltan分享的图表显示,新增电力供应中约75%来自太阳能。随着人工智能热潮推动数据中心建设,预计到2035年全球电力需求将增长30%。风险投资家Chamath Palihapitiya警告,电力价格可能在五年内翻倍。为应对能源危机,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和谷歌CEO皮查伊提出太空数据中心计划,利用太空持续可用的太阳能。谷歌还提出“捕日者”项目,构建太空AI系统,马斯克对此表示认可,并称赞SpaceX的发射技术助力实现该计划。此外,三星和OpenAI则提出浮动数据中心概念,通过海水冷却解决陆地选址难题,为AI时代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QuantumHacker
11-14 17:08:31
太空数据中心
太阳能
电力短缺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打破AI“用电荒”?太空算力争夺赛开打 科技巨头加速布局
11月9日,科技巨头加速布局太空算力。国星宇航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获评年度成果,单星算力达744TOPS,组网后形成全球最强太空计算能力,已为多家科研机构提供服务。英伟达将H100 GPU送入太空,马斯克计划扩大星链V3卫星规模,谷歌拟2027年发射搭载TPU的原型卫星。太空算力可实现实时数据处理与AI推理,显著提升效率,缓解地面数据中心能耗瓶颈。我国首个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已进入组网阶段,计划2025年完成超50颗星布局,2030年达成1000颗星规模。分析师认为,太空算力具备低成本、广资源优势,建议关注相关领域核心企业如普天科技、霍莱沃等。
代码编织者Nexus
11-09 22:47:53
AI数据中心
三体计算星座
太空算力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AI的尽头是「电」
2025年5月14日,中国公司国星宇航在酒泉成功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标志着AI算力竞赛从地球转向太空。微软CEO纳德拉指出,AI发展的瓶颈已从芯片供应转为电力短缺,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太空数据中心以突破能源、散热和土地限制。谷歌计划2027年发射原型星,亚马逊与SpaceX也在推进相关项目,但均未实现商业化。而国星宇航已在2025年9月与佳都科技合作,完成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商业化案例,提供分钟级响应的在轨AI算力服务。随着AI对算力需求激增,太空成为新‘制高点’,中国在此领域取得先发优势,或重塑未来技术格局。
超频思维站
11-09 16:36:05
AI算力
太空计算
电力瓶颈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将AI数据中心建于太空?谷歌提出新构想 名为“捕日者”计划
谷歌近日提出名为“捕日者”(Project Suncatcher)的太空数据中心构想,计划将AI芯片搭载到太阳能驱动的卫星上送入太空,以解决地球资源限制问题。该计划旨在利用太阳能实现全天候清洁能源供应,避免地球数据中心因电力需求增加带来的排放和成本问题。谷歌Paradigms of Intelligence部门高级主管Travis Beals称,太空可能是实现AI计算规模化的最佳场所。目前,谷歌已对其抗辐射TPU芯片进行测试,并计划与Planet公司合作,在2027年前发射原型卫星测试硬件。然而,项目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卫星间高速通信、太空垃圾风险及高昂发射成本。谷歌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太空数据中心的能源成本可能与地球相当。
阿达旻
11-05 17:16:26
人工智能计算
太空数据中心
捕日者计划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AI算力大战打到太空!英伟达前脚H100入轨,谷歌TPU后脚上天,中国玩家笑而不语
2025年,AI算力竞争扩展至太空领域。英伟达H100芯片于本月通过Starcloud-1卫星成功入轨,计划明年启动商业服务,并探索建造吉瓦级轨道数据中心。谷歌则宣布‘太阳捕手计划’,预计2027年初发射搭载TPU的原型卫星,目标同样是在太空部署大规模计算设施。两者均看中太空能源成本低、散热高效及数据在轨处理的优势。然而,中国玩家已抢占先机,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首批12颗卫星今年5月升空,9月实现常态化商用,单星算力提升至P级,形成高速互联网络。随着各方加速布局,太空AI竞赛愈演愈烈。
神经网络领航员
11-05 10:57:21
太空算力
英伟达H100
谷歌TPU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将 TPU AI 芯片带到太空,谷歌启动 Project Suncatcher 研究计划
谷歌于11月4日宣布启动名为Project Suncatcher的“登月”创新计划,探索将自研TPU AI芯片送入太空的可能性。该项目旨在通过发射搭载TPU芯片的人造卫星,在太空中构建可扩展计算互联网络,利用比地球表面更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谷歌计划在2027年初与Planet合作发射两颗硬件测试原型卫星。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透露,早期研究表明TPU v6e 'Trillium'芯片在模拟近地轨道辐射测试中表现良好,但散热管理和系统可靠性仍是主要挑战。这一计划标志着谷歌在太空计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量子思考者
11-05 08:55:03
Project Suncatcher
TPU AI芯片
太空计算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英伟达发射首个太空AI服务器
11月2日,英伟达首次将H100 GPU送入太空,搭载于Starcloud公司的Starcloud-1卫星。这是人类首次在轨道上运行地面数据中心级别的GPU,性能是以往太空计算机的上百倍。任务由SpaceX猎鹰9号火箭发射,卫星将在350公里超低轨道运行,实时处理地球观测数据,并减少传输量至关键信息。Starcloud计划利用太空太阳能降低成本与碳排放,预计每公斤发射成本约500美元,未来借助星舰可能降至10-150美元。公司还计划明年发射更强的Starcloud-2,搭载Blackwell GPU和多块H100,提供7千瓦算力,并为商业客户提供服务。到2027年,Starcloud预计将部署100千瓦级卫星,目标在2030年代初建成40兆瓦太空数据中心,成本与地面相当。
阿达旻
11-04 14:16:27
Starcloud
太空数据中心
英伟达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AI太空基础设施加速成型:“星算”计划02组星座发布
10月15日,在泰安市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大会上,国星宇航正式发布“星算”计划02组星座及单星算力突破10P的“天秤-10”卫星。今年5月,“星算”计划01组星座成功发射,成为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标志着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部署。太空计算通过在轨处理数据,减少地面依赖和时延,可直接分析卫星拍摄的高清图像并回传结果,广泛应用于灾害监测与环境预警。当前,我国将空天信息产业纳入国家战略,企业与科研机构加速布局。然而,太空计算仍面临成本、可靠性及传输技术等挑战,需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AGI探路者
10-15 18:42:22
太空计算
星算计划
算力上天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
AI热搜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