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月之暗面科技近期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达236亿人民币,跃过“200亿门槛”。作为国内大模型公司的佼佼者,月之暗面在成立7个月内推出全球首个支持输入20万汉字的智能助手产品Kimi,迅速跻身AI应用第一梯队。此轮融资由腾讯领投,阿里等知名公司亦曾参与投资。创始人杨植麟及团队均出自清华,拥有丰富的大模型研发经验,技术被多家主流产品采用。
近期,国内AI领域的融资活动异常活跃,月之暗面、百川智能、智谱AI等公司相继获得巨额融资,估值均跨越“200亿”大关。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在AI领域展现强大投资能力,推动“AI四小龙”快速成长。然而,有经验的投资人指出,200亿估值既是成就,也是挑战,创业公司需在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等方面展现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否则可能面临巨大压力甚至风险。当前,AI独角兽们需在未来的2-3年内创造2亿利润,以证明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和长期发展潜力。
原文链接
百川智能,由前搜狗CEO王小川创立的AI大模型公司,宣布完成50亿元A轮融资,估值达200亿元,成为国内第三家达到此市值的AI独角兽。本轮投资方包括阿里、小米、腾讯、亚投资本、中金等头部大厂和市场化投资机构,以及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深创投等国资背景产业投资基金。百川...
原文链接
AI大模型公司百川智能宣布已完成50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估值达200亿元,计划启动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阿里、小米、腾讯、亚投资本、中金等头部大厂及市场化投资机构,以及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深创投等国资背景产业投资基金参投。至此,百川智能总融资额已达75亿元人民币,成...
原文链接
中国大模型公司估值突破200亿门槛引发关注,投资环境复杂。2023年,智谱AI与月之暗面作为领头羊进行新一轮融资,背后主要涉及地方政府和国资。随着大模型浪潮在2023年底形成,2024年融资的关键问题是哪些投资机构会继续支持。第1梯队的公司如月之暗面面临估值挑战,互联网战投如腾讯、阿里等虽参与,但决策逻辑影响了投资规模。投资人强调2024年后战略将更重要,大模型公司需明确融资策略以匹配内部发展。技术并非唯一竞争焦点,产品变现、多模态路径和海外扩张成为吸引资本的新策略。月之暗面凭借清晰的战略和融资布局展现了成功案例。随着市场进入下半场,大模型公司需思考如何在技术和战略层面制胜,以及选择合适的投资者。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