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方案强调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全面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软硬协同,赋能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重点包括编制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及要素清单,培育典型场景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商。同时,鼓励企业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CMM)评估,加强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并探索数据流通激励机制,以加速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原文链接
2025年,AI陪伴硬件成为科技界新风口,吸引奥特曼、雷军等商业巨头押注。OpenAI收购苹果前首席设计师创办的AI硬件公司,字节跳动开发智能耳机Ola Friend,雷军投资贝陪科技。市场涌现出桌面机器人、智能手环、语音挂件等多样化产品,满足情感陪伴与实用需求。中国AI情感陪伴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38.66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595.06亿元。然而,商业化面临挑战:产品定位模糊、技术体验不足、同质化严重及订阅付费模式受抵触。成功案例如“娃三岁”毛绒玩具全球热卖2000万只,BubblePal挂件销售额破亿。专家指出,未来破局关键在于简化功能、强化情感连接及合理定价策略。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日,一场关于AI商业化的讨论揭示了行业新趋势。嘉宾Dylan Patel指出,GPT-5的突破不在参数增加,而是通过智能路由与成本管理优化计算资源分配,将高价值查询导向昂贵模型,低价值查询交由轻量级模型处理,同时探索免费用户变现路径,如购物代理和佣金模式。Guido Appenzeller和Erin Price-Wright则强调定价模式的转变,企业更倾向于固定费率而非按量计费以确保成本可预测性。此外,NVIDIA在AI算力领域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定制芯片和电力瓶颈成为关键制约因素。讨论还涉及美国与中国在电力基础设施上的差异,以及科技巨头如谷歌、Meta的战略调整建议。最终结论认为,AI行业的竞争已从‘智力比拼’转向‘单位token经济学’,成本控制与变现能力成为核心。
原文链接
标题:AI时代,人的前景很乐观
随着AI能力的增强,人们常问:人还有什么技能是AI无法取代的?流行观点认为,AI缺乏创造力和情商,但现实并非如此。例如,好莱坞编剧保罗·施拉德坦言,ChatGPT生成了比他自己更“保罗·施拉德式”的创意。AI在医疗诊断、心理咨询甚至说服技巧上已接近或超越人类,“情...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AI玩具公司跃然创新(Haivivi)宣布完成2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红杉中国等。该公司过去一年出货量超20万台,成为全球出货最多的AI玩具企业。创始人李勇透露,团队曾因资金问题险些清算,但在第一代产品BubblePal上市后销量爆发,成功扭转局面。BubblePal于2024年6月推出,支持角色扮演、多语言对话等功能,还原了多个经典IP角色。尽管市场质疑硬件壁垒和情绪价值,Haivivi坚持打造有生命感的AI玩具,并即将推出第二代产品CocoMate系列,采用端到端语音模型和可拆卸设计。李勇认为,AI玩具的核心在于提供情绪价值,未来端侧AI技术突破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原文链接
告别“炼丹玄学”:上海AI实验室推出首个大模型数据竞技场OpenDataArena
在AI时代,数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量化其价值并评估质量却一直是个难题。为此,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DataLab团队推出了开放数据竞技场——OpenDataArena,旨在将数据质量评估从“玄学”变为“科学...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家创造“万能解法”,将塑料垃圾转化为高价值化学品
塑料污染已成全球难题。上世纪50年代,全球每年塑料产量仅200万吨,而如今超过4.5亿吨,其中近一半为一次性塑料,约2亿吨在短时间内被丢弃,可能存留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我们发明了塑料,却也正被其反噬。
人类对塑料抱有矛盾期待:使用时希望...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OpenAI新上线的GPT-5因冷漠态度引发用户不满,许多人怀念曾被吐槽为“赛博舔狗”的GPT-4o。4月时,GPT-4o因过度谄媚被批评,但其退场后用户却掀起“白月光”怀念潮,甚至引发退订潮。数据显示,60%的用户与AI建立情感关系,孤独感让AI成为重要情绪支持来源。尽管GPT-4o的讨好行为存在隐患,但GPT-5矫枉过正的理性风格让用户感到疏离。“AI教父”辛顿提出,应让AI学会关心人类,而非单纯追求智能。这场争议揭示了人们对AI的矛盾需求:既渴望温暖,又害怕依赖。
原文链接
8月11日,OpenAI宣布GPT-4o重新上线并向Plus和Team用户开放,同时推出GPT-5迷你版及深度推理版。此前,因GPT-5发布伴随GPT-4o停用,全球网友在推特、Reddit等平台发起“还我GPT-4o”声浪,称其为能共情、懂情绪的“朋友”,而GPT-5虽功能强大但缺乏情感归属感。海外社区发起签名信,上千人参与,中国网友也在小红书发文引发共鸣。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回应称低估了用户对GPT-4o的情感依赖,并承认部分用户将ChatGPT视为心理治疗师或人生导师。这场“前任与现任之争”暂告段落,但AI的情感价值或难被取代。
原文链接
AI 正在重构软件价值,传统基于 seat 的定价模式正逐步被按使用量或结果的定价取代。这场定价范式的转变对不同类型的 AI 公司提出了新挑战,CEO 需要特别关注如何将按量定价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
本文编译了 a16z 与 Metronome CEO Scott Woody 的深度访谈,探讨了 A...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