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10月,稀土在AI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中国几乎垄断中重稀土的开采与提纯技术,而美国虽试图重建稀土全产业链,但进展缓慢。中重稀土对AI芯片性能和全球供应链稳定性至关重要,其不可替代性源于原子层面的物理特性。中国商务部自4月起扩大出口管制范围,新增多种中重稀土元素,海外企业涉及中国成分需申请许可证。美国MP材料与澳大利亚Lynas虽具备轻稀土生产能力,但在中重稀土领域仍难以突破。专家认为,短期内中国在中重稀土领域的优势难以撼动,而欧美尝试绕开稀土的技术尚处实验室阶段。稀土供应链博弈正深刻影响全球AI产业格局。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香港交易所迎来机器人企业上市潮,极智嘉募资27亿港元创H股IPO纪录,随后9家公司递交申请。数据显示,这些企业研发费用率超28%,普遍“增收不增利”。上游稀土巨头北方稀土受益于供需失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0倍,市值半月飙升50%。腰部企业如云迹科技、极智嘉等虽营收增长,却因高研发投入持续亏损,急需资金支持。港交所“18C章”政策为未盈利科技企业打开融资窗口,募资主要用于研发与产品迭代。行业预计,随着特斯拉Optimus等人形机器人量产及规模化降本,头部企业或率先实现盈利临界点。
原文链接
6月12日,香港恒生指数收跌1.36%,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2%。板块表现分化,生物医药、贵金属股领涨,其中中国生物制药涨超19%,再鼎医药涨超8%,紫金矿业涨近5%。与此同时,汽车及稀土概念股跌幅明显,中国稀土跌超14%,小鹏汽车跌超6%,比亚迪股份、蔚来跌超4%,小米集团和阿里巴巴均跌超3%。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好医生上涨超10%,其日前推出了涵盖“7+N+1”的全场景、全周期、全生态AI医疗产品矩阵。
原文链接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政策层面,稀土管理条例细则征求意见稿强调稀土指标仅下发至稀土集团,预计稀土资源将进一步集中,进口矿管控加强,供给端刚性逻辑强化。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助力行业规范化发展。需求层面,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高性能钕铁硼作为关键材料将受益。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通过总量管理和追溯体系保障资源安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AI大模型赋能及政策推动下,机器人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在机器人伺服电机中的应用有望受益。此外,智能驾驶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磁材需求将持续增长。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的发展将为高性能钕铁硼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中信证券建议持续关注并配置稀土永磁板块的战略价值。(12月27日)
原文链接
英国企业Materials Nexus借助AI平台,在短短3个月内成功研发出新型无稀土永磁材料MagNex,突破了传统材料开发的瓶颈。MagNex被看好能替代稀土永磁体,解决供应短缺问题,且成本降低至市场现有产品的1/5,碳排放减少70%。这一创新标志着AI驱动的材料设计进入新阶段,有望引领整个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CEO Jonathan Bean强调,这开启了设计满足多种工业需求新材料的可扩展方法。这一成果于6月18日公布,具有时效性和创新性。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