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高盛最新研报指出,中国股市正进入持久上涨阶段,预计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有约30%的上涨空间,主要由12%的盈利增长及5%-10%的估值重估推动。分析师Kinger Lau等认为,需求端刺激与新五年规划结合将促进增长再平衡,人工智能资本支出对利润的提振正逐步兑现。此外,中国股票相对全球市场仍深度折价,潜在再配置资金规模可达数万亿美元。尽管宏观风险可能引发阶段性回调,但建议投资者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财联社 10月22日电)
原文链接
10月19日,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将全球股市评级上调至“有吸引力”,特别看好中国科技股。其理由包括人工智能支出提升生产率、政策环境利好及企业盈利增长预期改善。瑞银预计2025年全球盈利增长达8%,并将标普500指数2025年底目标点位上调至6900点,MSCI新兴市场指数2026年目标位调至1470点。该机构认为,中国科技股受益于AI货币化能力,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增长近40%。此外,近期AI热潮推动大型科技公司交易活跃,全球股市已从4月低点反弹约15.5%。高盛此前也上调全球股票评级至“增持”,认为经济势头和政策支持将为市场提供动力。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和资本市场部门主管Tobias Adrian表示,尽管美股估值过高,尤其是科技股,但AI泡沫未必会引发大幅抛售或金融危机。他指出,当前市场与1995-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不同,许多科技公司已实现盈利,且市场能‘弯曲’而不会崩溃。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Adam Posen也认为,仅靠股市调整难以导致系统性危机,需如银行或房地产问题等其他因素推动。两人均强调,人工智能领域的高估值不等于高杠杆化,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情景难以再现。
原文链接
10月15日,花旗集团首席财务官Mark Mason在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当前股市某些板块存在‘泡沫化和估值过高’现象。他指出,尽管对自身业务和客户覆盖能力保持信心,但股票估值与倍数显示部分领域可能存在风险,未来发展尚需观察。随着人工智能投资加速,相关泡沫担忧加剧。数据显示,五大科技公司今年预计将在数据中心投入3710亿美元,而到本十年末,满足需求的基础设施将需5.2万亿美元投资。相较之下,Mason言辞较为克制,而Greenlight Capital创始人David Einhorn则称当前估值‘极端且难以理解’。
原文链接
10月10日,韩国股市在中秋节假期后首个交易日迎来“开门红”,首尔综合指数(Kospi)早盘一度上涨1.8%,突破3600点创历史新高,年初至今涨幅超50%。存储芯片巨头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股价齐创新高,分别大涨11%和近6%,受益于OpenAI与AMD达成的战略合作,两家公司将向OpenAI供应内存处理器,预计未来需求将达每月90万片晶圆。此外,韩元兑美元汇率下跌至1423韩元,为近五个月新低,受日元贬值及日本新首相候选人政策影响拖累。
原文链接
9月24日,资金借道权益基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Wind数据显示,新发市场频现“日光基”,多只产品提前结募,甚至触发比例配售。业内人士指出,近期A股市场震荡上行,投资者对结构性机会预期增强,风险偏好回升。创新药、人工智能等热门赛道备受关注,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涌入相关权益基金,推动市场热度进一步升温。
原文链接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预测,人工智能(AI)将为标普500指数增加13至16万亿美元市值,提升幅度达29%。AI驱动的生产率提高和成本削减可能为大公司每年增加约9200亿美元净收益,其中消费品分销、零售等行业受益最大。报告估计,AI可能影响约90%现有工作,但也会创造新角色如“AI伦理学家”。尽管AI有望带来就业净增长,部分行业或面临短期失业风险。大摩认为企业正进入AI采用‘拐点’,全面应用需多年时间,长期价值或超预期。
原文链接
美银近日指出,美股大市值公司主导市场的时代可能即将结束。美银策略主管萨勃拉曼尼亚表示,若美联储降息且市场进入复苏阶段,大型股的主导地位或将终结。美银‘主导指标’显示,美股正从低迷期转向复苏期,这预示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转变。自2015年以来,标普500指数中最大的50只股票跑赢基准指数73个百分点,但历史表明这种趋势难以持续。类似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转变可能发生,价值股和小盘股或成为新宠。自2022年10月以来,以‘七巨头’为代表的科技股一直是赢家,但近期罗素2000指数上涨6%,超过标普500指数的3.5%,暗示小盘股开始崭露头角。
原文链接
5月17日消息,最新研究指出,AI难以准确预测股市。伊朗谢里夫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多种AI模型,包括CNN、LSTM、Transformer等,分析德黑兰证券交易所12只股票的数据,发现预测结果误差较大。传统股市预测依赖基本面和技术分析,前者关注财务与经济指标,后者基于市场行为模式。尽管研究团队改进了模型,使其预测市场趋势而非具体价格,但结果仍不理想。值得注意的是,该结论基于特定市场的有限样本,不同市场或股票可能得出不同结果。此研究提醒投资者需谨慎对待AI工具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原文链接
3月28日消息,外资机构纷纷看好中国股市。富达国际、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机构表示,中国股市因AI技术发展、政策支持及企业业绩提升而更具吸引力。外资正积极行动,范达集团旗下的范达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于3月26日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成为外资加码中国市场的新例。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