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10月23日,亚马逊回应《纽约时报》关于其计划用机器人取代60万工人岗位的报道,称自动化旨在降本增效,非与人类抢工作。公司展示了多款机器人技术,包括搬运75%存储物品的Blue Jay和优化分拣的AI系统Project Eluna,并强调这些创新将提升效率、支持员工。亚马逊机器人部门CTO表示,重点是人与技术共同打造未来工作。公司发言人称,过去十年亚马逊在美国创造最多岗位,并计划在假日季招聘25万人。CEO贾西此前表示,AI广泛应用将减少部分岗位需求,但总体影响需几年观察。
原文链接
10月11日,谷歌云CEO托马斯·库里安在接受《商业内幕》采访时称,他不相信AI会让所有人的工作自动化。他认为,AI的作用是弥补员工能力与未来目标间的差距,并非完全取代人类岗位。库里安指出,尽管有人担忧AI会导致裁员,但谷歌去年推出的客户互动套件并未引发相关现象。此外,谷歌CEO皮查伊此前也表示,AI提升了工程师生产力,预计明年将招聘更多工程师。两位高管均强调,AI更适合作为加速器,处理重复性任务,从而让人类专注于创造性工作。
原文链接
正文:2025年10月4日,AI系统Virtuous Machines用17小时、花费114美元完成了一篇30页的认知心理学学术论文,包含自主选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并符合APA格式规范。研究聚焦于视觉工作记忆与心理旋转能力的关系,通过在线平台Prolific招募288名被试,收集277份有效数据,利用Python代码处理统计结果,并引用40多篇真实文献。其高效源于协作架构,包括Master核心模块及多个AI助手分工执行任务,同时具备知识检索、抽象提炼和元认知反思等能力。尽管效率远超人类团队,但AI偶尔会出现理论误解和细节错误,如混淆专业术语或漏标图表单位。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OpenAI首席科学家Jakub Pachocki和首席研究官Mark Chen在a16z采访中透露了GPT-5的最新进展及未来愿景。GPT-5将重点引入推理与Agentic行为,旨在让模型具备更广泛的主流应用能力。他们指出,现有评估指标已接近饱和,未来将关注模型在经济相关领域的新发现与实际进展。OpenAI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动化研究员”,推动科学研究的自动化。此外,两位高管强调强化学习(RL)仍具潜力,并提出“氛围研究”或成新趋势。团队文化方面,OpenAI注重基础研究,优先招聘解决过难题的技术型人才。若资源增加,计算能力将是首要投入方向。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日,NVIDIA与Carbon Robotics合作推出AI激光除草机LaserWeeder G2,搭载24颗NVIDIA GPU,每分钟可精准消灭最高1万株杂草,无需化学药剂。设备基于NVIDIA TensorRT深度学习模型,训练了6500万张图片确保识别精度,避免误伤农作物。此外,针对农业缺工问题,Carbon Robotics开发AutoTractor自动驾驶系统,可自动扫描农田并支持远程遥控。该公司已获NVIDIA旗下NVentures投资,出货150台设备。这一技术解决了杂草抗药性及人力不足难题,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方案。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知名预印本平台arXiv升级审核机制,通过自动化工具检测AI生成内容,每年约2%的论文因涉及AI或批量造假被拒。类似bioRxiv和medRxiv每天拒绝十多篇AI生成手稿,月均达7000多份。一篇7月发表在PsyArXiv的离谱AI生成论文引发关注,其内容脱离实际且未注明隶属机构,后被删除。ChatGPT推出后,LLM生成内容显著增加,arXiv上22%计算机科学摘要及10%生物学摘要疑似AI生成。为应对挑战,Research Square等平台引入Geppetto等工具,arXiv提高综述性论文标准,openRxiv也寻求自动化解决方案。尽管如此,AI不断发展,部分作者试图规避检测,未来虚假与真实内容难以区分,预印本平台面临更大压力。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10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了最新一代Q5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成功掌握了插手机充电线的技能,展现了其精准柔性线缆插接能力,可实现0.1毫米装配精度,尤其在软性材料操作上表现突出。此外,Q系列机器人还完成了挂扳手、采摘苹果、射箭等多场景任务。这一系列机器人面向国家航天、制造产业等重大需求研发,突破了高爆发一体化关节、AI赋能设计等多项核心技术。目前,科研团队已推出五代Q系列机器人,第六代产品也将很快问世。
原文链接
8月5日,微软旗下GitHub CEO托马斯·多姆克发表博客文章称,软件工程师必须拥抱人工智能(AI),否则将面临转行风险。他引用22位开发者的案例指出,AI已成当下必要工具,开发者角色正从编码者转变为“代码赋能者”或“代码创意总监”。多姆克认为,AI不会取代开发者,但会重新定义其价值,早期采用者已获得优势。随着AI发展,未来2-5年内可能实现90%的代码自动化编写,系统设计、任务分配等技能将更关键。多姆克警告,不愿适应这一变革的人或将被淘汰,并建议他们另谋职业。
原文链接
标题:爆火了大半年,Agent到底能干好多少活
今年上半年,AI Agent成为热门话题,但人们也在问:它到底强在哪?陪聊、写论文、画画固然惊艳,但成年人的核心能力是解决问题,AI同样如此。
伴随Manus的爆红,“Chatbot下岗,Agent上位”成为趋势。Agent一词源自拉丁语“Ag...
原文链接
标题:当人类认知被自动化,我们会迎来“无人公司”吗?
人类商业史是一部追求“技术杠杆”以最大化投入产出的历史。从依赖个人技艺的微弱杠杆,到软件和互联网带来的指数级放大,每一次技术革命都重塑了企业形态与竞争本质。如今,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带来一种全新杠杆——对“认知”的自动化,预示着“无...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