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近日,北京八达岭长城引入“外骨骼机器人”助力游客登山,引发关注。这款设备形似“机械腿”,通过电控助力,可减轻登山负担,最大提供近2公斤助力。泰山、黄山等景区已广泛应用,五一期间泰山单日租赁达700台。外骨骼机器人的推广不仅满足中老年人登山需求,也为年轻游客提供体力支持,同时降低景区运营成本,带来新商业模式。然而,设备重量、闷热及操作复杂等问题仍待解决,未来研发方向包括轻量化、智能化及快拆续航优化。泰山正尝试打造集导游、助力、陪伴于一体的AI外骨骼,未来或将改变登山体验。
原文链接
《流浪地球2》中的外骨骼机器人来自傲鲨智能,该公司近日完成新一轮融资,加速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量产。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透露,公司已实现盈亏平衡并保持40%-50%年增长率。预计今年发布首款消费级产品,售价万元以内,聚焦户外助力与居家养老场景。该产品已在景区和康养机构测试,五一期间武夷山、梵净山引入其设备帮助游客登山。数据显示,2025-2028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CAGR达47.7%,2028年规模将达58亿美元。业内认为,技术升级和政策支持将推动助老康养市场发展,但研发成本高和市场普及率低仍是挑战。傲鲨智能计划通过AI大模型提升人机协同精度,并探索脑机接口技术,目标使外骨骼成为人类能力的自然延伸。
原文链接
5月5日,外骨骼机器人概念股受热捧,光大同创、探路者、精工科技、振江股份等涨停。外骨骼机器人是可穿戴设备,能增强人体运动能力。浙商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需解决就业冲击问题,外骨骼机器人因其低替代性成为潜在突破口。中银证券数据显示,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产值将从2020年的3.92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68亿美元,CAGR达33%。医疗领域占41%,其次是制造业、国防航空等。产业链显示,外骨骼与人形机器人在上游重叠,但在整机和下游应用有差异。方正证券建议关注振江股份,其子公司专注智能控制算法及仿生学设计。此外,精工科技、光大同创、探路者等公司亦布局相关业务。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