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当地时间8月19日,美国科技股遭遇抛售,英伟达下跌3.5%,Palantir重挫9.4%,Arm跌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创8月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下跌1.4%。市场波动源于麻省理工学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95%的企业在生成式AI投资中未能获得回报,仅5%的试点项目推动收入增长。研究揭示问题核心在于企业集成与学习差距,而非AI模型本身。报告还强调,购买专业AI工具成功率67%,远高于内部开发的22%。与此同时,OpenAI首席执行官警示AI泡沫可能正在形成,进一步加剧市场敏感性。分析师称,热门科技股正面临轮动调整。
原文链接
8月19日,美国科技股遭遇抛售,英伟达下跌3.5%,Palantir重挫9.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1.4%,创本月最大单日跌幅。麻省理工学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报告显示95%的企业未能从生成式AI投资中获得回报,仅5%的试点项目推动收入增长。研究指出,问题核心在于企业集成过程存在缺陷,而非AI模型质量。此外,报告强调成功部署AI需依赖外部工具和合作伙伴关系,内部开发失败率较高。市场对负面消息敏感,部分热门股票如甲骨文、AMD等领跌,投资者担忧AI商业可行性。分析师称,此前火热的科技股正面临轮动调整。
原文链接
摩根士丹利2025年7月调查显示,AI投资正为企业带来显著回报。金融行业中,自2025年1月以来,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的AI采用率分别从48%升至71%、66%升至73%,尤其在成本与收入优化方面表现突出。房地产行业也有明显进展,32%的REITs增加了AI技术应用,37%的任务可实现自动化。消费领域中,耐用消费品和服装类企业的AI采用率从20%增至44%,零售商如塔吉特和沃尔玛利用AI优化供应链管理。大摩指出,接触AI的公司在盈利修正和股价表现上明显领先,未来AI采用者与非采用者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25日,摩根士丹利调查显示,AI投资已为企业带来实际回报。金融行业中,保险公司和金融服务公司的AI采用率显著上升,分别从48%增至71%和66%增至73%,主要受益于客户服务自动化与风险合规优化。房地产领域,32%的REITs增加AI应用,37%的任务可实现自动化;消费行业方面,耐用消费品和服装类公司AI采用率从20%升至44%,零售商如塔吉特和沃尔玛利用AI优化供应链。大摩指出,接触AI的公司在盈利修正和股价表现上明显领先,未来高定价能力的AI采用者将继续扩大优势,而未整合AI的企业或面临负面修正。
原文链接
联想集团与IDC联合发布的《全球首席信息官(CIO)报告》显示,2025年企业对AI的支出将增至3倍,数据科学和商业智能成为主要投入领域,约40%的资金流向生成式AI。尽管如此,企业更关注AI带来的业务成果和生产力提升。目前,AI投资回报率、高质量数据缺乏及伦理治理等问题仍需解决。该报告揭示了未来AI在企业中的应用趋势和面临的挑战。(2月12日)
原文链接
谷歌云发布的报告显示,64%的媒体和娱乐行业企业已将生成式AI应用于实际业务,另有24%正在评估或测试。调查显示,生成式AI显著提升了潜在客户获取(63%)及新产品的创造(65%)。72%已使用生成式AI的企业表示,至少在一个实际业务场景中获得投资回报,如通过AI算法进行个性化内容推荐,自动化生产流程,以及提高广告效果。在内容创作方面,生成式AI能辅助艺术家和创作者,提供创意灵感并提升创作效率。62%的媒体和娱乐企业计划将至少一半的未来AI预算用于生成式AI,以保持竞争力。企业还计划通过生成式AI的收益开发新产品、提高利润率或降低成本。为有效实施生成式AI,企业需制定清晰的战略、建立创新文化和有效的管理流程。此次调查共涉及263家年收入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
原文链接
谷歌三季度业绩强劲,云收入同比增长35%,超出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谷歌母公司Alphabet总收入增长15%,每股收益(EPS)增幅近37%,远超预期,其中云业务表现最为亮眼。
谷歌云三季度营收达113.5亿美元,同比增长35%,营业利润约为19.5亿美元,同比激增632%。尽管三季度资本支出为1...
原文链接
2023年中国智能客服市场规模已达39.4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至90.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6%。面对客户服务挑战,企业正通过AI驱动的客服软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AI在多个行业中发挥作用,如零售、电信、金融和医疗,帮助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例如,泰国7-Eleven的对话式AI聊天机器人每日处理超过25万次通话,准确率达97%,客服团队工作量减少60%。金融机构利用AI虚拟助手提升客户体验,识别欺诈行为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3-7分钟。医疗行业通过AI助手减轻医护人员负担,提高服务质量。NVIDIA提供的AI工具和技术,帮助企业开发和部署高效的客服AI系统。这些解决方案正推动各行业升级客户服务体验。
原文链接
全球知名投行高盛对AI投资回报提出质疑,指出尽管巨头如英伟达、微软等投入巨大,但对AI行业的收入平衡需求高达每年6000亿美元。部分专家担忧AI对经济的贡献有限,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认为生成型AI可能仅提升经济1%。高盛内部虽有乐观看法,认为AI处于基础设施阶段,未来有望突破,但仍面临芯片可用性和电力消耗的挑战。数据中心能耗问题促使企业考虑核能解决方案。AI的长期前景尚不明朗,但高盛看好其发展趋势。
原文链接
高盛内部对于AI的投资回报存在显著分歧。科技巨头们看好AI技术的未来,预计大规模资本投入将达1万亿美元,聚焦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然而,高盛报告揭示AI的实际效益尚不明朗,英伟达等公司股价波动反映市场担忧。乐观者认为AI将自动化25%工作,提升生产率,而怀疑者如MIT教授Acemoglu预测十年内影响仅限于生产率0.5%。AI发展面临芯片和电力供应瓶颈,分析师预计泡沫可能持久,但需经时间验证。高盛策略师认为AI概念仍有增长空间,但警告潜在的定价过高风险。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