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晶圆代工巨头联电和格芯因成熟制程市场竞争加剧,开始转向先进制程。联电评估开发6nm工艺,并与英特尔合作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目标支持AI、汽车SoC等应用;格芯则释放出对先进制程兴趣的信号。此前专注成熟制程的厂商因中国大陆代工厂崛起及价格战压力,利润空间被挤压,客户流失严重。中芯国际市值已反超联电,稳居全球第三。重返先进制程面临高资本投入和技术门槛,EUV设备资源稀缺更增加难度。与此同时,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在先进制程领域各有挑战:台积电虽保持领先,但受市场增长放缓困扰;三星推迟1.4nm量产计划;英特尔则考虑调整18A工艺策略。行业整体进入变革期,厂商需在细分领域建立不可替代优势以应对激烈竞争。
原文链接
根据TrendForce最新调查,预计2025年全球前十大成熟制程晶圆代工厂的产能将提升6%,其中,国产化浪潮推动下,国内代工厂将成为成熟制程增量的主要力量。尽管如此,成熟制程的价格走势将受到抑制。目前,先进制程与成熟制程的需求呈现分化趋势:5/4nm、3nm等先进制程由于AI服务器、高性能计算芯片及智能手机新品需求强劲,预计2024年底前产能利用率将达到满载;而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则仅温和复苏,今年下半年平均产能利用率较上半年增长5%-10%。此数据反映了半导体行业在不同技术节点上的供需变化,以及市场对新技术的持续关注。该信息于2023年9月24日由《科创板日报》报道。
原文链接
【摘要】据Trendforce最新研报,2024年晶圆代工产业的增长主要依赖于AI服务器相关芯片需求。尽管如此,成熟制程(28nm及以上)的复苏步伐预计较为缓慢,2025年其平均产能利用率仅略增至80%,增幅仅为5%-10%。同时,八寸晶圆的平均产能利用率预计维持在75%左右。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及中国内需市场表现不及预期,导致成熟制程复苏进程放缓。未来,这些制程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填补产能空缺。(科创板日报17日讯)
该摘要保留了原文的关键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和核心事件,并符合新闻三要素。
原文链接
中国半导体产业强势逆袭,成熟制程全球市占率增长迅猛。2024年一季度中国芯片产量同比翻倍,出口额创新高,中芯国际跻身全球晶圆代工前三。新能源汽车、功率半导体和CIS等领域,中国企业展现全球领先地位。预计到2026年,中国IC晶圆产能将跃居全球第一,引发国际关注。美国担忧中国崛起,对中国半导体补贴引发产能过剩忧虑。中国通过集成终端消费品出口策略,挑战美国技术辖制。国产技术不断进步,如28nm光刻机、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等,显示国产芯片的竞争力。面对国际封锁,中国芯片产业展现韧性与自主发展决心,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