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7月18日,谷歌安卓部门负责人Samat在接受《商业内幕》采访时表示,计算机科学专业需要‘重塑’,其本质是解决问题的科学,而不仅是编程。他指出,虽然编程是课程的一部分,但更应关注拆解问题、设计系统及团队协作。随着AI逐渐接管基础编程任务,部分毕业生在求职中遇阻,但Samat仍强调编程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深入理解底层技术如汇编语言有助于开发下一代技术。他还提到,选择计算机专业不应只为‘有前途’,还需结合其他兴趣领域,并成为该领域的前5%专家。Samat以自身经历为例,鼓励通过创业或钻研提升竞争力。
原文链接
斯隆基金会今日公布2025年度斯隆研究奖名单,共126位学者获奖,涵盖化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每位获奖者将获得75000美元奖金。华人学者表现突出,共有28人获奖,占总获奖人数的22.2%。计算机科学领域尤为显著,22位获奖者中有8位华人,占比达36.4%。获奖华人学者包括华盛顿大学Amy X. Zhang、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David Wu等。斯隆研究奖自1955年起颁发,被誉为‘诺奖风向标’之一,多位获奖者后续获得诺贝尔奖及菲尔兹奖。
原文链接
传奇少年陈立杰,清华大学姚班出身,2016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得主,即将于2025年秋季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EECS系,担任助理教授。这位16岁IOI世界冠军、首位中国本科生FOCS论文作者,凭借MIT博士学位和UC伯克利Miller Fellowship,展现卓越科研才华。自2017年起,陈立杰在STOC和FOCS等顶级计算机理论会议上频繁发表论文,获奖无数,现专攻经典和量子计算复杂性理论。他的学术之路和个人目标清晰可见,期待他在伯克利继续书写科学新篇章。
原文链接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专业(CS)的一年级申请人数激增48%,显示出即使在AI生成代码能力提升的背景下,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热情并未减退。尽管AI如ChatGPT展示了强大的代码生成能力,但教授们强调人类开发者在创新和复杂项目中的核心作用未被替代。UCB的Jennifer Chayes教授指出,虽然AI辅助工具如GitHub Copilot提高了开发效率,但真正的软件开发仍需人类智慧。新技术催生了新的学院,如伯克利的CDSS,预示着计算机科学领域将继续发展,为未来的程序员提供广阔机遇。随着需求的增长,编程工作可能更多地结合AI工具,而非取代人类,推动行业整体进步。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