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9月1日,上海举办‘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工作交流会’,正值《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及配套国家标准正式生效。会议由上海市委网信办指导,聚焦政策要求、技术路径与实践方法,搭建政企协同平台。此次探索为我国人工智能治理夯实基础,保障网络生态安全。未来,上海将深化‘政产学研用测’协同,在标识技术与应用场景上力争国际前列,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日,微信公众平台宣布依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对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显式标识通过文字、声音或图形呈现,隐式标识则嵌入文件元数据中,确保用户辨识内容来源,避免混淆。平台将提示可能是AI生成的内容,并要求用户发布时主动声明。该办法由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制定,旨在规范AI内容标识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违规删除或篡改标识的行为被明确禁止。同日起,类似微博、抖音等平台也已实施相关措施。
原文链接
9月1日,DeepSeek发布《关于AI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的公告》,宣布平台已对AI生成内容添加标识,并提醒用户相关内容由AI生成。用户不得恶意删除或篡改标识,也不得利用AI传播虚假或侵权信息。同时,DeepSeek发布《模型原理与训练方法说明》,帮助用户理解AI技术及合理使用服务。当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由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制定,要求生成内容需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包括文字、声音、图形等形式。服务提供者还需在文件元数据中嵌入隐式标识,确保内容属性和服务来源可追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伪造或隐匿标识,共同推动AI健康发展。
原文链接
9月1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生效。快手宣布已上线AI内容标识功能,对AI生成内容添加“AI生成”显式标识,并嵌入文件元数据中的隐式标识。平台会对明确或疑似由AI生成的内容进行显著提示。该办法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制定,要求生成合成内容需通过显式和隐式两种标识形式呈现。显式标识包括文字、声音或图形提示,隐式标识则嵌入文件数据中。文本、音频、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需按要求标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恶意删除或篡改标识,也不得提供相关工具或服务。新规旨在规范AI内容标识,促进健康发展。
原文链接
自9月1日起,《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施行,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必须“亮明身份”。办法由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明确内容标识分为显式和隐式两种形式。显式标识需在内容中明显标注,隐式标识则嵌入文件元数据。服务提供者需按规添加标识,传播平台应核验并提醒公众内容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恶意篡改或删除标识,违规行为将依法处理。此举旨在规范AI内容生成,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维护网络生态和社会公共利益。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31日,微信珊瑚安全发布新规,要求用户在公众号和视频号中发布AI生成合成内容时需主动声明,以避免传播过程中引发混淆或误认。新规依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平台将对AI生成内容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并提示用户辨识相关内容。《办法》明确服务主体需履行标识责任,规范内容制作与传播环节,同时禁止恶意删除、篡改或伪造标识,确保信息透明可信。
原文链接
8月31日,微信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的公告》。公告要求用户在发布AI生成合成内容时需主动声明,以避免混淆或误认。平台将优化内容识别能力,对相关内容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并提示用户辨识。同时,禁止删除、篡改或隐匿平台标识,不得利用AI技术传播虚假或侵权信息。违规行为将视情况处罚。微信呼吁创作者遵守规范,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推动AI技术健康发展。
原文链接
8月31日,微信珊瑚安全公众号发布公告,要求用户发布AI生成合成内容时需主动声明。根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平台将对相关内容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以避免传播中引发混淆。同时,平台优化了内容识别能力,可能对AI生成内容进行提示,确保用户获取信息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公告强调,用户不得删除或篡改平台添加的AI标识,也不能利用AI技术制作虚假、侵权或违法内容,违规者将受处罚。腾讯元宝也已实施类似规范,要求传播时保持标识完整准确。
原文链接
自2025年9月1日起,《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施行,要求AI生成内容必须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以帮助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显式标识通过文字、声音等方式呈现,隐式标识则嵌入文件数据中不易察觉。腾讯元宝已响应新规,对AI生成内容实施双标识管理,并呼吁用户在传播时保持标识完整。新规还明确禁止恶意删除或篡改标识,强化了服务主体的责任义务,旨在防范AI内容被误用或滥用的风险。
原文链接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旨在规范AI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保护权益并维护公共利益。办法要求生成合成内容需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显式标识可通过文字、图形等直观方式呈现,隐式标识则可采用数字水印等形式。服务提供者需在文件元数据中加入隐式标识,包括生成属性、服务提供者信息等内容。同时,平台应提醒用户声明内容来源,并留存相关日志至少半年。此外,办法强调不得恶意篡改标识,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需审核生成合成服务相关材料。违反规定将依法处理。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