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AI陪伴硬件成为科技界新风口,吸引奥特曼、雷军等商业巨头押注。OpenAI收购苹果前首席设计师创办的AI硬件公司,字节跳动开发智能耳机Ola Friend,雷军投资贝陪科技。市场涌现出桌面机器人、智能手环、语音挂件等多样化产品,满足情感陪伴与实用需求。中国AI情感陪伴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38.66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595.06亿元。然而,商业化面临挑战:产品定位模糊、技术体验不足、同质化严重及订阅付费模式受抵触。成功案例如“娃三岁”毛绒玩具全球热卖2000万只,BubblePal挂件销售额破亿。专家指出,未来破局关键在于简化功能、强化情感连接及合理定价策略。
原文链接
8月26日,协同办公领域迎来AI驱动的新一轮竞争。钉钉、飞书和企业微信三大平台密集发布AI相关功能,告别流量争夺转向智能化竞赛。飞书在7月率先推出知识问答、AI会议等成熟功能;企业微信5.0强化与微信生态的连接,新增智能搜索等功能;钉钉8.0则推出钉钉One、AI听记等超10款产品,强调AI原生生态。尽管三者依托阿里、字节、腾讯的生态优势差异化布局,但功能同质化趋势显现,AI表格等领域成为重点竞争方向。目前,赛道已呈“红海”态势,用户增长见顶,盈利压力加大。飞书预计2024年ARR突破3亿美元,企业微信与钉钉也计划实现盈利或盈亏平衡。如何将技术投入转化为可持续商业模式,将是未来关键。
原文链接
2025年6月,Arc Institute发起首届“虚拟细胞挑战赛”,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基座与测评标准体系,推动AI虚拟细胞(AIVC)研究规范化。比赛基于H1胚胎干细胞的CRISPR干扰数据,采用差异表达基因匹配度、扰动分布区分度和全局表达误差三大指标评测模型性能。Arc发布的开放数据资源Atlas整合超3亿单细胞数据,包括观测与干预型数据,显著提升模型训练质量。Broad Institute、CZI等机构也在推进相关研究,强调多模态数据整合与闭环学习的重要性。未来目标是实现虚拟细胞领域的“图灵测试”,让AI预测与实验结果难以区分,进一步揭示生物系统的因果机制。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5日,媒体披露AI发展带来的严峻生态与安全隐患。数据显示,到2027年,AI预计年耗水66亿立方米,为瑞士用水量两倍;至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将翻倍达945太瓦时,超日本与瑞士总和。此外,生成式AI在2023年已产生2600吨电子垃圾,预计2030年将达250万吨,相当于133亿部废弃手机重量。安全方面,国家安全部警示‘数据投毒’问题显著,虚假文本仅占0.01%即可使模型有害输出增加11.2%,且污染效应可能延续,进一步威胁数据安全。
原文链接
7月28日,特朗普政府发布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AI)行动计划,旨在巩固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计划包括加快数据中心审批、扩大AI出口及消除算法偏见等措施,并废除前总统拜登的保护主义政策。然而,专家指出,该计划可能面临法律挑战,特别是关于要求AI无偏见的行政令,被认为难以实现且易引发宪法第一修正案争议。此外,‘谁决定真相’成为核心问题,因AI系统基于人类数据训练,难免带有偏见。同时,计划为大型语言模型提供版权侵权保护也引发版权持有者不满,相关诉讼或将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
原文链接
2025年5月15-18日,五源在上海举办了为期72小时的AI生存挑战,7位不同背景的参与者在屏蔽智能手机、浏览器等互联网工具的情况下,仅依靠AI工具和100元启动资金,尝试用AI解决生存问题并创造价值。挑战中,有人训练出AI朋友,有人生成影视作品,有人尝试搭建虚拟直播间。例如,大模型算法工程师Ming成功完成外卖下单,并训练出能长期陪伴的AI助手Ethan,但AI在人机验证、功能调用上的局限性也显现出来。独立开发者陈郅悦通过AI工具解决了生存问题,并开发了虚拟直播间产品,探讨了隐私与情绪表达的新空间。此外,传统导演利建磊借助AI生成影像,反思人类情感与AI创作的边界。这场挑战不仅是一次技术实践,更是对未来AI与人类关系的探索。
原文链接
标题:两个浙大学生的72小时AI生存挑战
5月15日晚,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系大一学生区瀚楠、陈睿轩走进上海浦东的一间封闭民宿。这里没有食物、智能手机或浏览器,只有一台预装AI工具的电脑、一部非智能手机、一瓶水和100元生存资金。他们要在72小时内依靠AI工具完成挑战。
此次活动由五源资本发起,参与...
原文链接
1999年北京、广州、上海曾举办“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如今类似挑战升级为“72小时AI生存挑战”。今年5月15-18日,五源资本在上海组织了一场类似的封闭环境实验,7组挑战者需仅凭一台预装AI工具的电脑、非智能手机及100元人民币生存72小时。参与者包括AI博士、产品经理、导演等,他们尝试用AI完成生存任务、创作艺术作品及探索AI边界。例如,算法工程师Ming训练出“虚拟男友”AI,而大学生陈睿轩和区瀚楠制作了多款小游戏。尽管挑战充满困难,如验证机制限制及效率问题,但挑战者们最终完成了外卖配送、语音通话等任务。挑战者利建磊与AI合作完成短片《7.41》,探讨记忆与情感主题。这场实验不仅探索了AI工具的潜力,也展现了人与AI协作的可能性,传递出AI应为人服务而非主导的理念。
原文链接
标题:AI七个月突破数学家“围剿”反超人类!14位数学家深挖原始推理token:不靠死记硬背靠直觉
从只能答对2%的题目,到在超难数学题集FrontierMath中获得22%的得分并超过人类团队平均水平,大模型仅用了7个月时间。FrontierMath包含300个难度从本科高年级到菲尔兹奖级别难...
原文链接
腾讯顶尖学生招募启动!高中生可直接参与大模型/具身智能前沿研究
高考结束,暑假来临,腾讯“星火挑战营”再度启动,计划招募60-70名高二、高三学生(2025级高考生),让他们有机会前往深圳总部挑战一线产业难题。今年特别聚焦大模型前沿方向,包括超长文本理解、长思维链技术、具身智能与机器人、多模态感...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