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云从科技,曾被誉为‘AI四小龙’之一,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3.98亿元,同比下降36.69%,连续8年亏损,累计亏损超45.79亿元。董事长年薪降至191.49万元,同比减少7.46万元。年内员工总数锐减43.44%,研发人员减幅达51.18%。核心技术团队流失严重,仅剩2位核心技术人员。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致订单减少,但成本削减效果有限。此外,两大主要股东相继减持股份,进一步反映资本市场对其信心不足。云从科技面临后起AI企业和传统巨头的双重压力,在竞争加剧、模型价格下降的市场环境下,未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原文链接
2025年初,AI领域竞争升级,曾风光一时的“AI四小龙”(格灵深瞳、云从科技、云天励飞、奥比中光)均预计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继续亏损。商汤科技、云从科技虽已上市,但仍面临长期亏损问题。AI进入2.0阶段后,大模型成为新焦点,导致“四小龙”面临巨大挑战。格灵深瞳预亏1.67亿-2.49亿,云从科技预亏5.9亿-6.8亿,云天励飞预亏5亿-5.9亿,奥比中光预亏约6000万。面对困境,“四小龙”正积极求变,如云从科技与华为合作,依图科技发展多模态自监督学习,商汤科技聚焦生成式AI。未来AI领域竞争格局或将分为四大类玩家。
原文链接
自GPT-4引领热潮后,中国AI市场升温,AI四小龙(商汤、旷视、依图、云从)在大模型浪潮中跟进。尽管基本面未见显著改善,但他们通过推出行业大模型,利用原有的技术优势,如商汤的多领域模型和旷视的人脸识别技术,抓住了发展机遇。大模型能帮助他们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尤其对长期亏损的公司来说是救急良方。
然而,AI四小龙面临传统业务竞争加剧、巨头冲击和新业务盈利缓慢的问题。巨头林立的细分市场让他们难以摆脱困境,且许多业务还在投入阶段。此外,AI大模型的商业化落地仍存挑战,包括融资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加剧、AI产品标品化难度大,以及高昂的定制化需求。
尽管如此,AI大模型为他们带来了价值重估的机遇,凭借早期积累的经验,他们可能更快实现商业化。但未来的竞争将空前激烈,需要大量投入,因此,与行业龙头合作、开源和优化现金流的战略更为关键。总的来说,AI四小龙在新挑战中寻求转型,但前景仍有待观察。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