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10月20日,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开班。外交部人工智能事务协调员孙晓波出席并致辞,强调人工智能应作为全人类智慧的结晶,避免成为少数富国或富人的专属工具。他提出三项原则:坚持创新开放以推动技术成果涌现;坚持公平普惠,提升技术可及性;坚持协同共治,由各国共同探讨全球治理路径,并发挥联合国主渠道作用。此次研讨班聚焦AI发展与治理,为行业交流搭建重要平台。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下旬,NVIDIA宣布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建设数据中心,OpenAI则承诺采购数百万片芯片,随后与AMD达成类似协议。哈佛学者警告,这些交易与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泡沫的‘循环融资’模式相似,可能引发过度投资风险。尽管AI技术前景广阔,但企业采用速度远低于消费者热情,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此外,AI发展受限于土地、能源和劳动力等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泡沫风险。专家建议,企业应通过纪律性投资和务实治理嵌入AI技术,而非追逐短期回报。地缘政治竞争和产业政策推动了AI军备竞赛,但成功将取决于是否平衡创新与韧性。
原文链接
10月15日,香港金管局与数码港公布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参与者名单。从超60个建议方案中,20家银行和14家技术伙伴的27个用例入选。本期聚焦加强AI治理,多个用例采用“以AI对抗AI”策略,如自动化检测AI生成内容质量,提升系统准确性和一致性。参与者将于今年稍后登陆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专属平台,预计2026年初启动技术测试。
原文链接
9月17日,抖音宣布上线“AI求真”功能,用于识别和澄清误导性内容与谣言。抖音副总裁李亮表示,该功能在用户刷到可能引发误解或信息不全面的视频时,会在视频下方显示“AI求真”标记,点击可查看完整信息及未证实提示。自应用大模型治理谣言以来,平台谣言曝光量已下降67%。李亮称,AI识谣辟谣是新尝试,可能存在不足,将持续优化,并呼吁用户多提意见。谣言治理被列为抖音今年重点工作之一。
原文链接
9月12至14日,奇点智能研究院出席GOSIM杭州2025全球开源创新大会,发布多项AI开源研究成果。理事长蒋涛发布《2025全球开源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高影响力开发者数量跃升至94位,稳居全球第二梯队。院长李建忠提出AI产业范式变革的十大核心命题,预测AGI或于2035年出现。开源技术委员会主任王伟解读《AI大模型开源开放分级评估规范》,推动AI开源从形式开放迈向实质可信。研究院还发布三项成果,包括趋势报告、评估规范和许可协议体系,为全球AI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会议期间,与PyTorch基金会等国际组织达成合作共识,推动AI开源生态共建。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5日,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该版本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牵头,联合多家机构和企业共同制定,旨在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新版框架在2024年发布的1.0版基础上,结合技术发展与应用实践,优化风险分类、探索风险分级,并动态调整治理措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表示,2.0版顺应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深化安全、伦理及治理共识,推动构建跨国界、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治理格局,促进人工智能红利的普惠共享,助力形成安全、可信、可控的发展生态。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OpenAI因马斯克起诉其违背非营利初心的案件,展开了一系列针对反对者的法律行动。OpenAI向支持马斯克的非营利组织发出律师函,要求提交通信记录甚至质疑资金来源,其中包括AI伦理组织Encode和LASST等。这一系列动作被指类似“猎巫行动”。争议起因是马斯克指控OpenAI从非营利转向商业公司,背离了AGI为全人类服务的承诺,而OpenAI则反击称马斯克曾试图控制公司未果。与此同时,OpenAI成立了政治组织Leading the Future,通过舆论和法律手段抹黑批评者,并将反对声音与“削弱美国AI优势”挂钩。这场围绕AI未来的争端已演变为权力争夺战,行业内外对技术发展方向的讨论被压制,社会监督体系面临威胁。
原文链接
9月1日,工信部党组会议强调,开放共享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会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提升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同时,要高质量‘引进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参与新型工业化;更高水平‘走出去’,鼓励企业国际化发展,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此外,中国将积极参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无线电频谱及通信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安全稳定、开放包容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促进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网络建设。
原文链接
联合国大会于8月26日通过决议,设立‘人工智能独立国际科学小组’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对话’机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此举为全球应对人工智能惠益与风险的重要一步。科学小组由40名专家组成,将提供独立科学评估,协助预判挑战并制定治理决策;治理对话机制则为各国及利益攸关方搭建平台,探讨人工智能关键议题。古特雷斯即将启动科学小组成员提名程序,该小组将在2026年7月日内瓦和2027年纽约的治理对话会议上提交年度报告。
原文链接
联合国大会于8月26日通过决议,设立‘人工智能独立国际科学小组’和‘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对话’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并弥合数字鸿沟。根据决议,联合国将组建一个由40名专家组成的小组,评估人工智能的风险、机遇及影响。同时,全球对话平台将促进政策讨论,凝聚共识,以加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一举措彰显国际社会对人工智能规范发展的重视,具有重要的时效性和现实意义。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