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7月18日,9家光模块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新易盛表现亮眼,净利同比预增328%-385%,锐捷网络净利同比预增160%-232%。环比方面,星网锐捷和光库科技Q2净利环比预增超3倍,分别为227.34%-369.78%和247.77%-303.74%。值得注意的是,中际旭创和新易盛股价在周五盘中创下历史新高。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4日晚,多家A股公司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证券、影视、稀土、人工智能及算力等板块企业表现亮眼,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其中,华宏科技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47.48%至3721.94%,新易盛、万达电影、苏利股份等公司也预计净利润增长数倍。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和市场需求增加,中国稀土、完美世界、美利云、中毅达等企业实现扭亏为盈。然而,部分企业因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环境变化,亏损有所扩大。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显著分化趋势。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4日,多家AI产业链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生益电子Q2归母净利润达3.3亿元,创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与AI服务器需求增长。新易盛、澜起科技、华勤技术Q2净利润分别达23.77亿元、6.25亿元、10.43亿元,均创新高,受益于AI算力投资增加和产品升级。鹏鼎控股与剑桥科技也因订单增长表现亮眼。券商研报指出,AI训练与推理需求推动光模块、PCB等产业增长,但毛利率提升有限。机构认为当前为AI产业链较佳投资时机,建议关注算力核心及下游机会。
原文链接
7月11日,华泰证券发布行业分析报告指出,6月全行业景气指数回升,非金融行业下行趋缓。建议关注二季报业绩改善或高增领域,包括小金属、PCB、存储、风电、保险等,以及独立景气驱动的医药、军工、游戏、通信设备等行业。同时,受益于反内卷政策且估值较低的钢铁、煤炭、化工品也值得关注。出口链相关行业如家电、消费电子等仍面临下行压力。配置策略上,战术推荐哑铃型布局,进攻端看好风电、游戏、通信设备、小金属,防御端关注保险、农业;战略继续看好大金融、创新药、军工等。
原文链接
中信建投7月9日发布研报称,医疗器械行业中长期趋势向好,创新、并购和国际化将助力中国龙头企业成长为全球龙头。尽管前期因政策影响行业短期承压,但多数公司全年业绩增速预计前低后高,下半年改善趋势明显。三季度多家公司有望因新产品放量或去年同期低基数实现环比改善与高增长。细分领域中,医疗设备板块受益招标数据增长和库存消化,高值耗材板块则因新产品放量和集采优化政策迎来估值修复。此外,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AI医疗、手术机器人等新科技方向也被看好。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8日,财联社报道,上半年收获颇丰的机构投资者正积极布局下半年投资策略。当前市场呈现政策利好加码、资金流入和结构性机会轮动三大趋势,科技成长方向仍是重点。创新药、AI及高端制造等领域备受青睐。随着板块分化加剧,业绩基本面将成为关键指标。如何应对波动、押中潜力股并守住收益,成为考验专业投资人能力的重要课题。
原文链接
7月4日,市场对科技成长板块热情高涨,6月以来数十亿元资金涌入科技细分行业主题ETF,部分ETF份额创新高。机构积极调研科技板块,聚焦AI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尤其关注半年报披露前业绩抢眼的标的。机构认为,AI相关产业链产业趋势向好,后市表现值得期待。
原文链接
2024年全球蓝牙设备出货量超50亿台,TWS耳机市场同比增长13%。国产蓝牙芯片崛起,恒玄科技BES2600YP芯片打入高端市场,股价上涨超两倍。中科蓝讯通过技术升级实现“量”到“质”转变,营收增长25.72%。恒玄科技2024年营收32.63亿元,净利大增271.70%。杰理科技营收31.2亿元,净利润7.94亿元,同比增长27.03%。炬芯科技归母净利润9649万元,同比增长93.87%。蓝牙芯片从“无线连接”向“智能中枢”转型,支持更多场景,如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预计2028年蓝牙设备年出货量达75亿台,CAGR达8%。
原文链接
2025年一季度,国产半导体公司表现亮眼。寒武纪Q1营收同比增长4230.22%,实现净利润3.55亿元,首次连续两个季度盈利。海光信息营收达91.62亿元,同比增长52.4%。AI算力需求推动GPU、HBM等高端芯片市场增长,国产芯片替代加速。兆易创新、澜起科技等存储芯片公司业绩亦显著提升。北方华创预计Q1营收同比增长23.35%-50.91%,长电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50%。相比之下,国际巨头如英飞凌、瑞萨等预计Q1收入下降,平均降幅约9%。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增长11.2%,逻辑和存储部门贡献最大。
原文链接
4月21日,科大讯飞发布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2024年营收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但净利润5.6亿元,同比下降14.78%。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46.58亿元,同比增长27.74%,但净亏损1.93亿元,同比收窄35.68%。科大讯飞研发投入达45.8亿元,占营收19.62%。其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收入增长显著,智慧教育、汽车、医疗等领域表现突出。讯飞星火深度推理模型X1升级版在多项任务上性能对标DeepSeek R1和OpenAI o1,成为首个基于国产算力平台的通用大模型。科大讯飞强调国产化优势,并计划通过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截至4月21日收盘,科大讯飞股价报45.38元,涨2%。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