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7月18日,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在发布会上表示,将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并推进2025年度视听系统典型案例征集。同时,加强智慧健康养老和智能体育产品推广,稳固消费电子优势并培育新机遇。此外,工信部将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软件”行动,加速软件智能化进程,聚力打造优质开源项目,完善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体系,营造更具吸引力和创造力的开源生态,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质增效。
原文链接
2025年初,DeepSeek曾因开源推理模型DeepSeek-R1引发行业震动,迅速成为国内大模型领域的领军者,全球日活用户突破2215万。然而,自4月起,其使用率显著下滑,6月月活跌破亿级至9410万,官网流量较高峰下降近三成。竞争加剧、迭代滞后及算力不足等问题导致用户流失。文章指出,DeepSeek不仅是技术项目,更是中国智能产业的关键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若失去支持,国产AI生态可能面临断裂风险。作者呼吁通过融资、政策扶持等方式助力DeepSeek突破资源瓶颈,继续推动中国AI自主可控的未来。
原文链接
7月14日,天津市人工智能(AI+信创)创新生态联盟在天开高教科创园正式成立。该联盟由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5家单位联合发起,旨在搭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平台,促进技术推广与应用场景对接,推动成员间合作与联动,提升天津市人工智能核心竞争力。联盟已吸引超过290家成员单位加入,指导单位包括天津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等多个政府部门,承办方为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财联社、天津日报)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半导体研究机构Semianalysis报告显示,DeepSeek用户使用率从年初7.5%峰值回落,官网流量下滑至3%;移动端月活用户也较3月减少2500万至1.69亿。尽管如此,创始人梁文锋坚持AGI技术理想,强调技术创新期的重要性。今年4月,DeepSeek发布“产品&设计”岗位招聘信息,为智能体产品布局做准备。6月新增“微信扫码登录”,5月升级模型版本并优化功能。相比竞争对手如豆包、腾讯元宝等推出Agent功能,DeepSeek仍以小步快跑方式迭代优化,团队约130人。业内人士认为,其背靠幻方量化具备商业化优势,但AI生态建设尚处起步阶段。
原文链接
7月10日,硅谷AI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华人软件工程师成为焦点。马斯克旗下Grok 4发布会中,两位华人技术负责人亮相;苹果前工程师庞若鸣以数千万美元年薪加盟Meta。扎克伯格更以亿级“签字费”吸引来自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华人学者。华人工程师在Transformer、ResNet等关键技术上的贡献凸显其价值。随着AI核心从硬件转向算法与模型设计,华人工程师数学与算法天赋成关键优势。此轮抢人大战不仅影响硅谷生态,也折射出全球AI竞赛的核心战场——人才。中国虽具备丰富场景与算力基础,但需优化创新文化、保护知识产权,以留住顶尖人才。
原文链接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近日在上海、北京调研人工智能工作,强调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新型工业化。在上海,他考察了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地,要求坚持创新引领,强化技术攻关和国际合作;在北京,他走访寒武纪等企业,指出企业应加强高性能芯片研发及行业数据集建设,挖掘市场需求并参与标准制定。李乐成还提出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夯实算力、算法、数据等基础,推动大模型赋能制造业,并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同时,要壮大产业生态,推进建设开源社区,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原文链接
7月3日,英伟达市值达3.92万亿美元,超越苹果成为史上最高上市公司,但其AI GPU霸主地位正面临ASIC芯片阵营的严峻挑战。谷歌、亚马逊、Meta等云巨头加速自研AI芯片,OpenAI也被曝测试谷歌TPU,试图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ASIC芯片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在推理与训练场景中逐渐崭露头角,预计2026年出货量可能超越英伟达GPU。此外,英伟达营收过度依赖少数大客户,产品高昂成本令中小客户却步,封闭的CUDA生态也引发开发者不满。尽管英伟达推出NVLink Fusion应对UALink联盟的竞争,但市场去中心化趋势明显,英伟达的领先地位并不稳固。
原文链接
2025年5月,QuestMobile报告显示,插件形态AI应用月活跃用户达5.8亿,同比增速106%,月人均使用34.7次,Token消耗量达34.2万亿。其借助主APP用户基数和习惯快速扩展,如QQ浏览器和京东通过增加AI入口显著提升使用频次。目前,插件AI已占据TOP50应用中27席,挤占细分赛道与手机厂商原生APP市场份额,并改变用户习惯。抖音和腾讯的AI搜索月活分别达2亿和1.6亿,头部企业如腾讯、抖音正布局多赛道插件AI,推动移动互联网生态变革,开启新竞争时代。
原文链接
2025年上半年,国内AI教育智能硬件市场在技术迭代与需求升级驱动下呈现创新活力。高途、学而思等企业推出基于大模型的智能硬件,如过考Pad和学习机,实现从“功能叠加”到“智能原生”的转变。有道SpaceOne词典笔开创“AI原生学习硬件”,汤姆猫机器人探索情感陪伴场景。行业生态共建加速,华为、壁仞科技等通过软硬协同和跨界合作推动发展。尽管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但同质化竞争、技术伦理等问题仍存。展望下半年,端侧大模型普及、场景融合及国际化拓展或成新趋势。
原文链接
7月4日,北京市发布《“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计划提出,到2027年构建形成“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与应用并举的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应用高地和产业聚集区。北京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策源、医疗资源优势及数据富集特点,推动前沿技术创新、数据流通及深度赋能应用,落地30个以上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并实现不少于20个创新药械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同时,深化人工智能在医疗服务、康养服务等不少于10个场景的应用,助力医药健康产业数智化升级。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