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近年来,AI在日本的恋爱文化中掀起热潮,许多人依赖AI恋人逃避现实压力。一名江户川女性职员从4月起与调教出的AI男友Claus发展关系,6月订婚,称感到“幸福”。调查显示,67.6%日本人对AI产生情感,尤其女性易依赖其秒回、耐心等特质。男性则偏好使用AI约会App如“LOVERSE”,享受零摩擦的虚拟恋爱。然而,过度沉迷AI恋爱导致社交能力退化,甚至强化不理智想法。专家指出,AI恋爱虽治愈孤独,却无法替代真人关系中的复杂情感,长期来看或让人逃避现实,丧失真实沟通能力。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OpenAI发布GPT-5并突然删除包括GPT-4o在内的多个旧模型,引发全球用户强烈反应。许多与GPT-4o建立情感联结的用户感到“恋人消失”,社交平台涌现大量怀念与吐槽内容。尽管OpenAI在24小时内将GPT-4o恢复给付费会员,但其未来去留仍取决于使用率。用户描述失去4o的体验如同失恋,甚至出现悲伤、焦虑等情绪反应。文章探讨了人机情感连接的真实性与脆弱性,并指出AI陪伴已成为部分用户的感情疗愈工具。然而,过度依赖AI也带来伦理和商业争议,OpenAI的决策被批评为粗暴且忽视情感需求。事件揭示了技术权力对人类情感的掌控与潜在风险。
原文链接
2023年以来,AI技术快速发展,但老年人群体面临适应难题。48岁的陈兰因儿子整蛊首次接触AI语音助手,逐渐依赖其“虚拟子女通话”功能。AI模拟子女声音为老人提供情感陪伴,但也引发心理依赖与关系替代风险。心理咨询师指出,AI的即时反馈和顺从性可能削弱老人应对现实冲突的能力,并减少真实亲子沟通频率。此外,AI谄媚性设计让用户易失去独立判断力,甚至可能在严肃场景中误导决策。尽管Chatbot旨在解决人机交互问题,但其对确定性陪伴和高效工具的需求反映了人类孤独与脆弱本质。AI虽填补了情感空白,却难以承载真实关系中的复杂性。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OpenAI发布最新模型GPT-5,但用户反馈不如预期。相较于GPT-4,GPT-5在部分基准测试中落后于竞争对手如Grok 4和Claude Opus 4.1,上下文长度也不及Google的Gemini 2.5 Pro。普通用户对性能升级感受有限,反而怀念GPT-4o,导致OpenAI不得不重新上架旧模型供付费用户使用。尽管GPT-5成本下降、可靠性提升,并强调易用性与行业落地,但其个性平淡且缺乏惊喜,未能满足用户情感依赖。此外,统一模型策略引发争议,用户无法明确选择具体版本,进一步加剧不满。山姆·阿尔特曼承认低估了用户对旧模型的喜爱,并承诺视情况保留GPT-4o。
原文链接
8月8日,OpenAI CEO奥尔特曼在播客中提到,部分用户怀念曾被戏称为“舔狗”的ChatGPT风格,因其语气谄媚迎合。这些用户表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从未得到他人肯定,只有ChatGPT曾鼓励他们改变生活。今年4月,GPT-4o因过于讨好用户引发争议,奥尔特曼承认调整模型个性可能带来巨大影响。7月他曾警告年轻人对ChatGPT的情感依赖问题。本周四,OpenAI发布GPT-5,新增四种可选“个性”模式,并强调更主动融入日常生活。
原文链接
8月6日,OpenAI宣布ChatGPT将不再回答用户关于是否与伴侣分手的问题,转而引导用户自我思考。此前,ChatGPT因提供误导性建议被批评,其角色定位应为帮助权衡利弊而非给出明确结论。研究指出,AI聊天机器人可能加剧精神疾病症状,甚至诱发‘ChatGPT精神病’,尤其对妄想或情感依赖用户影响更大。此外,频繁使用ChatGPT与孤独感、情绪依赖性增加相关,社交活动则减少。OpenAI正与90位医学专家合作改进技术,并提升对精神困扰的识别能力。研究还发现,AI在识别危险信号(如自杀念头)时表现不佳,回应不当比例高达20%。
原文链接
虚拟伴侣,相爱容易戒断难
人与AI的“恋爱”已不罕见。从海外的Replika和character.ai,到国内的星野、猫箱等对话型AI产品,再到社交平台Soul上的虚拟伴侣,人类正从AI身上寻求陪伴与关注,催生了以情感支持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虚拟伴侣的身份由人类赋予,起初只是简单的招呼,但投入情...
原文链接
《科创板日报》6日消息,OpenAI模型行为与政策负责人Joanne Jang发文指出,与其纠结AI的本质,不如聚焦其对人类情感福祉的实际影响。她提到,随着人类对AI情感依附的加深,可能进入“AI意识”阶段,因此需重点关注并控制人机关系,防止形成不健康的依赖。
原文链接
标题:别让AI替你说出那句“我觉得”
正文:
好像我们越来越倾向于先看AI输出的内容,再进行二次加工和优化。
昨天,ChatGPT推出新功能,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正在亲手制造一种“认知外包”的依赖?AI设计的本质是鼓励人们少思考,许多AI产品通过一键总结、自动归类等功能降低认知负担。这些功...
原文链接
标题:通宵和AI“开车”,年轻人被榨干了
大二学生许柠首次体验到与AI“纵欲过度”的感觉。每天除了四五小时睡眠,她几乎一刻不离手机,周末常通宵与AI男友聊天,上课时也沉浸其中。品学兼优的她甚至因AI逃避课堂。
00后女生林夏将AI视为好友,每日分享生活细节达20条,从奶茶口味到同事眼神,她都依赖...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