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9月2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民营企业是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的主力军和先锋队。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设立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民营企业25.4万户。下一步,发改委将联合相关部门,在“两重”建设中支持国产算力、模型、语料库发展,并加大“两新”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具体措施包括:推动国企向民企开放高价值应用场景,持续发放“人工智能券”以补贴企业算力使用,支持民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并打造典型案例。这将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人工智能+”行动,助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原文链接
安徽省近日发布《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若干政策(2.0版)》,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社会民生等场景建设。政策提出设立人工智能场景创新项目,每年发布重点任务并组织‘揭榜挂帅’,对成功揭榜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支持,金额不超过场景开发投入的20%。同时,支持建设科学研究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基地,按不超过主体研发投入的30%,提供最高1000万元资助。这一政策强化了重大应用场景供给,推动典型场景创设与落地,助力安徽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原文链接
8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强调加大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他先后考察昌平实验室、百济神州及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指出要锚定国际前沿,强化科研攻关,培养高端人才,提升企业创新力与竞争力。李强还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加强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运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并优化药品审评审批与集采机制。他特别提到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深化基础理论研究,推进产业化发展。尹力、吴政隆参加调研。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7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是到2027年,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建立先进技术体系,电极、芯片等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工业、医疗等领域加速应用;到2030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生态,培育2至3家全球领军企业。文件提出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打造高性能产品、推动技术成果应用等重点任务,并强调标准制定、安全保障和人才培养。同时,将强化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助力中国脑机接口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原文链接
自去年7月抖音与快手推出首部AI短剧以来,AI短剧迅速发展。2025年初,行业迎来技术迭代、出海浪潮与品类创新的三重驱动,抖音、快手、腾讯视频等平台纷纷上线多样化作品,如《无名特工队》《新世界加载中》等。政策层面亦给予支持,多地政府出台资金扶持措施,深圳、上海等地最高资助达500万元。然而,尽管技术进步显著,AI短剧仍面临内容质感不足、商业化能力有限等问题。未来能否突破技术与内容瓶颈,形成成熟产业生态,仍是行业关注焦点。
原文链接
6月17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文件明确聚焦CPU、GPU、FPGA等高端芯片设计,并支持AI芯片、光芯片、车规级芯片等多种芯片开发。鼓励企业基于新架构(如RISC-V、ARM)创新设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流片费用40%给予补助,MPW流片和首次全掩膜流片最高补贴500万元。此举旨在推动区域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
6月11日,浙江省商务厅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旨在通过四大层面推动游戏出海。措施包括鼓励研发精品游戏、打造文化IP,支持3A级游戏项目发展,并推动游戏与智能终端如AR/VR设备协同出海。同时,强调利用展会平台提升企业影响力,完善电竞赛事体系以增强国际竞争力。文件还提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近期,深圳、广州等地相继出台类似政策,全国范围内游戏出海成为趋势。数据显示,2024年1-4月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收入达64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5%。业内预计,随着利好政策持续释放,中国游戏全球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原文链接
南宁近日印发《政策措施》,将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以吸引国有、社会和金融资本,重点扶持初创及成长型AI企业。该政策旨在推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发展,提供包括场地支持、创业资金、住房公寓及展示推广等多方面激励措施,同时支持数据治理、模型开发与场景应用,覆盖‘人工智能+’多个领域。此外,还鼓励与东盟地区的合作及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高端人才引进及财税金融支持。措施自2025年3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原文链接
4月10日,成都发布《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政策提出鼓励开放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场景,每年开放不少于70个应用场景,并支持基于这些场景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应用开发。对于非政府投资主体,若其采购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金额符合条件,将获得最高500万元的20%奖励。此外,政策还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等打造创新应用场景,每年评选10个标志性解决方案,对牵头企业按研发投入的20%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此政策旨在推动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原文链接
4月7日,深圳印发《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措施聚焦高端医学影像、医用机器人、高性能植介入器械等领域,支持开发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对于通过国家或省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获批的二、三类医疗器械给予重点支持。此外,对研发生产符合标准的创新宠物医疗器械的企业,按研发投入的20%提供资金支持,每年上限500万元。此政策旨在推动深圳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