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9月初,苹果公司四位AI领域核心成员离职,包括机器人首席研究员Jian Zhang及基础模型团队的Nan Du、Zhao Meng和John Peebles,其中三人是华人。Jian Zhang加入Meta,其余分别转投OpenAI和Anthropic。此次人才流失对苹果基础模型团队打击尤为严重。Meta虽因高薪抢人闻名,但此次事件与其无直接关联。近期AI行业人才流动频繁,部分顶尖研究员甚至在短期入职后迅速‘回流’原公司。业内人士指出,除薪资外,公司战略、文化及研究方向也深刻影响高端人才选择。
原文链接
9月2日消息,苹果计划最早于明年推出AI智能眼镜,虽入局较晚,但凭借差异化功能设计有望成市场亮点。据悉,该产品将内置相机、麦克风与扬声器,支持Siri、视觉智能、即时翻译等功能,并采用自研芯片提升性能。业界认为,三大功能或成致胜关键:一是Siri深度整合,利用个性化与设备情境优势强化互动;二是高品质相机,通过优化光学与算法吸引拍摄需求用户;三是通知管理,实现与iPhone“专注模式”同步,仅显示特定通知,提升实用性。苹果此举或将改变可穿戴设备市场竞争格局。
原文链接
9月10日,iPhone 17即将发布,但其AI功能再次跳票。苹果虽拥有近1330亿美元现金和强大的自研芯片技术,却在AI领域进展缓慢。Siri作为苹果核心AI产品多年未有显著提升,而竞争对手如ChatGPT等已大幅领先。苹果内部对大型收购存在分歧:服务主管艾迪·库主张通过收购抢占AI先机,如Mistral AI或Perplexity;但CEO库克及企业发展副总裁佩里卡则因谨慎和成本思维拒绝高额投资。历史显示,苹果的收购整合常因文化冲突和技术闲置导致失败,如Siri和Beats案例。尽管用户期待更高智能体验,但iPhone 17可能仍仅标注“为Apple智能预备好”。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13日,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公司计划发力AI硬件领域,未来将推出桌面机器人、智能家居显示屏和AI安全摄像头等产品。桌面机器人预计2027年面市,设计类似搭载机械臂的iPad,可参与家庭互动;简化版智能家居显示屏或于2026年推出,定位家庭交互中枢,支持语音控制与面部识别。此外,苹果还将推出对标亚马逊Ring和谷歌Nest的家庭安全摄像头,具备人员检测与设备联动功能。Siri也将全面升级,通过自研项目Linwood和引入第三方模型的Glenwood提升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尽管部分网友认为苹果在AI领域落后,但其智能家居布局或将强化生态优势。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苹果被曝正开发一系列AI驱动的智能家居设备,预计在AI领域发起重大攻势。核心产品包括一款代号J595的桌面机器人,搭载7英寸屏幕与机械臂,能通过肢体语言与用户互动,计划于2027年推出。此外,2026年中将发布一款带屏幕的HomePod(代号J490),作为家庭智能中枢,可识别用户并提供个性化服务。苹果还计划推出一款智能摄像头(代号J450),能识别家庭成员并联动HomeKit设备。这些设备均由升级版AI Siri驱动,其内部项目代号为Linwood,预计最早于2025年春季亮相。苹果CEO库克强调,AI革命意义重大,苹果虽非先行者,但目标是定义未来标准。
原文链接
苹果计划于2026年春天推出全新Siri,代号“LLM Siri”,将彻底改变iPhone交互方式。新Siri基于App Intents框架,可深度控制第三方App,执行复杂任务,如跨应用操作、屏幕感知和连续对话等,目标是实现类ChatGPT的主动智能体验。苹果希望通过这一升级弥补过去十年Siri的技术短板,并在AI竞赛中追赶OpenAI、谷歌等对手。目前,苹果正与Uber、亚马逊等战略伙伴进行内部测试,但高风险领域功能或受限。苹果CEO库克强调,这是苹果未来十年最重要的转型之一,成败将在未来两三年内见分晓。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苹果公司内部新成立的AKI团队浮出水面,目标开发类似ChatGPT的“答案引擎”,由曾负责Siri项目的Robby Walker领导。这一举措凸显了苹果AI战略的混乱现状:Siri智能化升级被推迟至2026年,核心人才流失严重,基础模型团队因缺乏清晰方向而抱怨不断。与此同时,苹果面临外部压力,包括谷歌搜索合作可能因反垄断诉讼终止的风险。为应对挑战,苹果采取双轨策略,既推进自研项目又探索与AI创业公司合作或收购的可能性。CEO库克在全员大会上承认公司在AI领域起步较晚,但强调苹果的目标是“定义产品”。然而,外界对苹果能否在AI领域重现硬件领域的成功持怀疑态度,质疑其执行力和创新能力。
原文链接
7月30日,知名苹果爆料人马克·古尔曼透露,苹果基础模型小组(AFM)一个月内已有四名AI研究员跳槽至Meta,包括多模态AI研究员Bowen Zhang及团队负责人庞若鸣。AFM团队为苹果AI平台提供核心技术,但近期动荡加剧,多名成员寻求外部机会。Meta以高薪吸引顶尖AI人才,而苹果虽小幅加薪,仍显逊色。内部文件显示,苹果正考虑弃用AFM模型,转投OpenAI或Anthropic的第三方方案,并开发新版本AFM模型以形成内部竞争。然而,苹果本地化AI策略限制功能扩展,云端模型参数量仅1500亿,远低于竞争对手。高管安抚团队士气,强调自主模型仍是战略核心,但外包技术的不确定性已引发焦虑和人员流失。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苹果AI团队因核心工程师庞若鸣被Meta以14亿人民币高薪挖走而陷入动荡。他带领的基础模型团队骨干接连离职,团队士气受挫,苹果AI战略分歧与高层重组加剧问题。尽管苹果曾在今年初展示功能完备的AI系统,并计划推出新版Siri,但项目推迟至2026年发布,导致内部质疑声四起。Meta等公司开出高薪吸引顶尖人才,苹果薪酬竞争力不足,进一步加速人才流失。此外,苹果在开源与技术路线上的犹豫也暴露其AI布局迟缓,或难再现颠覆性创新。
原文链接
7月初,Meta以2亿美金年薪挖角苹果AI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引发对其团队成果的热议。庞若鸣于2021年加入苹果,领导自研模型(AFM)团队,成员多为谷歌背景的华人科学家,如陈智峰、王子瑞等,研发能力接近DeepSeek。然而,因苹果内部封闭生态与高管决策分歧,AI成果长期无法公开,导致研发进展迟缓。庞若鸣离职前争取公开成果未果,团队将由陈智峰接任。苹果坚持在硬件上运行大模型,但自研芯片性能有限,限制了AI发展。高管Craig主导的保守策略进一步拖慢节奏,致苹果AI落后于时代。7月12日庞若鸣离职后,团队架构调整,未来或更分散管理。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
AI热搜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