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标题:“人造太阳”有多难?
正文:
人工智能与核能是通向未来文明的两条轨道,前者重塑智能,后者试图驯服宇宙能量。AI发展迅猛,算力需求激增,带来能源消耗问题,而核聚变被视为解决之道。同时,AI也可能助力核能,从系统控制到实时反应优化。2025年6月,核电公司泰拉能源获6.5亿美元融资,英伟达成为新投...
原文链接
7月4日,四川省发布《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培育30家领军企业,打造5个千亿级和10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将涌现重大创新成果。方案聚焦23个重点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氢能、6G、量子科技等。可控核聚变领域将推动磁约束与惯性约束技术突破,争取聚变堆关键技术落地。同时,依托乐山和绵阳园区,提升核医疗产业链能力,加速同位素供应及放射治疗设备产业化,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原文链接
2025年,谷歌再次加码核聚变领域,向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追加注资,并签署电力采购协议,计划从CFS的Arc发电厂获取200兆瓦电力,该电厂预计2030年投入运营。这是谷歌四年内第三次投资核电,此前已参与CFS B轮融资及TAE Technologies E轮融资。CFS正在建设的SPARC反应堆预计2026年竣工,将实现净能量增益。与此同时,微软、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也纷纷布局核聚变和核裂变能源,以满足AI算力增长带来的巨大电力需求。
原文链接
3月27日消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在法国推进,目标是建造全球最大核聚变装置,计划2033年运行。ITER利用托卡马克装置模拟太阳内部环境,将氢同位素聚变释放能量。项目规模庞大,涉及9大扇区组装及精密部件焊接,人工智能助力高精度建造,通过AI模型快速分析超声波检测数据,提升效率。此外,ITER构建AI聊天机器人优化文档管理,支持多语言查询,涵盖150万份文档,服务120个合作伙伴。未来计划对接更多大型语言模型,促进全球协作,推动可控核聚变目标实现。
原文链接
《科创板日报》报道,OpenAI CEO奥尔特曼表示其投资的Helion公司有望近期演示净能量增益核聚变,即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超过促发反应所需能量。若成功,Helion将成为首家实现该里程碑的商业公司,但实现商业化仍需数年。受此消息影响,今日核电板块活跃,多家公司股价上涨。此前,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已实现净能量增益,但实际应用仍面临挑战。全球科技巨头如微软、亚马逊和谷歌均积极布局核聚变发电。中信证券预测,2030至2035年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可达2.26万亿元,高温超导带材及真空室部件投资价值大。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