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AI Lab联合研究发现,强化大模型隐私保护会导致公平性下降45%,因‘耦合神经元’引发伦理安全的‘跷跷板效应’。团队提出名为SPIN的免训练方案,通过精准抑制0.00005%关键神经元,破解公平与隐私此消彼长的困境。实验表明,SPIN在Qwen2、Llama2等模型中显著提升公平性与隐私性,同时保持通用能力无损。此外,SPIN对恶意数据免疫,即使数据稀缺(如100条)仍表现稳定。研究为AI伦理冲突提供高效解决方案,相关论文和代码已公开。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AI Lab联合团队发现大模型隐私保护与公平性存在“跷跷板效应”,强化隐私保护会导致公平性下降高达45%。研究指出,耦合神经元是问题根源,并提出免训练方案SPIN,通过精准抑制0.00005%的神经元解耦隐私与公平冲突。实验表明,SPIN显著提升Qwen2、Llama2等模型的公平性与隐私性(分别提升12.2%/14.0%和3.8%/12.1%),同时保持通用能力稳定。该方法对恶意数据免疫,仅需少量数据即可高效部署。论文由钱辰、刘东瑞等共同完成,通讯作者为刘勇和邵婧。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小米AI智能眼镜以1999元起售,迅速成为市场焦点,3天销量近5万台,荣登XR设备热销榜第一。该产品具备万物识别、翻译、扫码支付等功能,但续航和隐私问题引发争议。业内人士认为,小米的低价策略标志着AI眼镜从高端向大众消费品转型,可能推动行业普及。然而,智能眼镜仍面临续航、交互及隐私等技术瓶颈,且短期内依赖手机生态。数据显示,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预计2025年达570万台,未来或成智能手机替代品,但‘百镜大战’中谁能胜出仍是未知数。
原文链接
在苹果年度开发者大会(刚结束)上,库克宣布将Apple Intelligence融入应用套件并合作引入ChatGPT。然而,这引发关注,尤其是马斯克因担忧隐私问题曾对OpenAI提起诉讼,威胁若苹果集成OpenAI技术于iPhone,将禁止使用。苹果称AI连接加密,但仅部分公开服务器代码以保证安全,但存在研究人员难以发现的潜在问题。ChatGPT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尽管苹果强调其与Apple Intelligence分离且默认关闭。马斯克质疑数据删除验证。AI技术虽带来投资热潮,但也引发隐私、政治和伦理争议。苹果与AI的结合凸显全球范围内关于隐私安全的讨论,中国可能采取相应措施,AI对苹果产品的影响成为关注焦点。技术进步的同时,隐私安全挑战亟待解决。
原文链接
# WWDC24苹果发布AI策略# WWDC24上,苹果并未发布新硬件,而是聚焦于Apple Intelligence,一揽子AI解决方案,强调安全和隐私。采用端云结合模式,AI处理在本地算力可行时直接运行,云端使用自家芯片和Swift编程,保证用户数据不存储。新功能包括更强大的Siri、文本生成、个性化表情包等,提升用户体验。虽然不具备创新性,但苹果利用其封闭系统优势,提供无缝融合的AI体验,区别于Android品牌的挑战。Apple Intelligence的成效还需用户实际使用后的反馈来定。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