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8月12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深圳调研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走访优必选科技、越疆科技、乐聚机器人和元象信息科技等企业。他详细了解产品性能、行业应用及市场销售情况,肯定企业在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方面的进展,并勉励企业坚持创新,优化产品功能与体验,降低成本,开拓更多应用场景。黄坤明还要求地方政府强化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河南发布《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设立30亿元产业基金,推动AI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政策包括对通过国家生成式AI模型备案的企业给予100万元支持等多项措施,涵盖算力、数据、应用场景等十大领域。作为经济和人口大省,河南拥有海量数据资源和市场需求,但AI产业起步较晚,与中部省份如安徽、湖北存在差距。近年来,河南加速布局‘人工智能+’行动,建设郑州为核心的算力枢纽,并依托超聚变等企业形成先进计算产业链。专家指出,河南需补齐产业基础薄弱等短板,强化场景应用与创新能力,以实现‘弯道超车’,打造全国AI高地。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12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智元创新与富临精工达成合作,近百台远征A2-W将落地工厂,金额数千万元。宇树科技CEO表示,未来几年全行业出货量有望每年翻番,部分厂商已实现数百台交付。优必选规划2025年产能1000台,预计2027年达万台级别;星动纪元截至7月交付超300台,在手订单超500台;清宝机器人订单金额达5000多万。银河通用智慧零售方案将落地100家门店,天链机器人获1000台意向订单。尽管市场热度提升,但价格门槛和AI技术瓶颈仍是挑战,行业期待产业链降本与模型突破。
原文链接
8月11日,九鼎投资(600053.SH)宣布拟以2.13亿元收购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53.29%股权,并通过增资方式完成交易。此举是公司响应国家政策、拓展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旨在培育新业绩增长点。南京神源生专注于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六维力传感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壁垒,产品应用前景广阔。本次交易将使九鼎投资切入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原文链接
8月10日,湖北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在光谷成立,以‘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为核心理念,覆盖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及产业应用全链条。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提供科研支持,依瑞德、衷华脑机等企业推动临床测试和产业化,如衷华脑机完成全国首例脑肿瘤患者植入测试。光谷将建设研发基地及验证中心,助力湖北省抢占产业制高点。今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地也将脑机接口列为重点方向,国家层面提出到2027年打造2至3个产业集聚区,2030年形成安全可靠产业体系。目前我国市场竞争处于初期,全球市场规模2024年达26.2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29.4亿美元,非侵入式技术为主流,市场前景广阔。
原文链接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吸引3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1500余款机器人产品。展会呈现多样化展演,如搏击、跳舞、叠衣服等,但行业仍面临刚需场景不足的挑战。傲鲨智能推出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魔法原子展示多场景机器人家族。今年厂商敢于公开价格,从100万到3.85万元不等,产业链成熟推动成本下降。各地机器人创新中心开始探索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零部件企业表现稳健,绿的谐波等公司订单增长显著。展会吸引大量小学生参观,体现机器人教育普及趋势。京东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发力渠道与技术赋能,构建机器人产业链平台地位。
原文链接
8月,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300余家参展方展出超1500款机器人产品。展会呈现多样化的机器人表演,但行业仍面临刚需场景不足的挑战。初创公司如傲鲨智能推出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探索实际落地场景。同时,机器人价格逐渐透明化,从工业到消费级梯度下降,部分厂商将价格压至3.85万元。各地机器人创新中心开始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产业链上游企业因核心零部件需求稳定,展现出更强的商业韧性。展会吸引了大量低龄观众,机器人教育逐步普及,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京东作为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渠道与技术赋能,布局机器人产业平台化发展。
原文链接
8月10日,河南省政府发布《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宣布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该基金旨在满足人工智能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并通过投补联动、投贷联动等方式壮大耐心资本。同时,依托金融会客厅和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提供特色化、专业化、常态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9日,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英伟达副总裁Rev Lebaredian表示,中国在机器人产业中占据“特别”地位,因其拥有全球近一半的顶尖开发者和研究人员,并具备完整的制造业基础。他指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传统虚拟数字技术不同,涉及物理世界的制造、材料及零部件技术,需构建全面生态系统。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不仅助力机器人研发,还推动部署实践与迭代改进,为迈向机器人新时代提供了关键支持。(财联社)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8日,具身智能领域正迎来产业资本的密集布局。京东近期战略领投帕西尼等6家企业,覆盖整机到零部件环节;美团自2024年初以来已投资8个机器人项目,包括宇树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宁德时代、吉利等制造业巨头也通过股权投资或自研方式入局。业内人士指出,具身智能优先落地场景包括快递物流、工厂巡检等,吸引平台企业加速布局。京东强调其投资为战略性长期投入,注重生态协同。同时,创业公司更青睐能提供真实场景和资源协同的产业资本,而非纯财务投资的VC机构。尽管行业存在技术重复与估值泡沫等问题,但具身智能正从技术验证向场景落地过渡,各大厂商聚焦量产与交付能力,智平方等企业已签约数百台订单并计划扩产。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