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5月28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珠海专场)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会上,珠海市发布了《珠海市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11条支持政策。措施包括设立5亿元‘算力券’和1亿元‘模型券’,为企业研发提供资金支持,每年最高可获1000万元‘算力券’和100万元‘模型券’。此外,珠海将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给予最高3000万元资助,以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并促进技术创新。
原文链接
5月1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攻克100项关键核心技术,在图形处理器(GPU)、AI操作系统等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计划培育30个人工智能应用标杆场景,基础核心企业营收突破千亿,形成3至4个产业集聚区,将天津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创新策源地与赋能应用引领区。
原文链接
4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宫鸣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检察机关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营造安全稳定的创新发展环境,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据统计,2024年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163件,涉案人数385人,案件数量同比上升12.4%。同时,检察机关还将加强技术类案件权利基础审查,提升民事行政诉讼监督质效,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创新创造质量的提高。
原文链接
《科创板日报》18日消息,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会上透露,小米计划将总研发经费的1/4,约70至80亿元,投入到AI技术研发中。长远来看,AI、操作系统及芯片被视为小米三大核心技术。短期内,小米将重点建设AI基础设施,包括开发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并推动其在超级小爱、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应用落地。此外,小米还将借助AI技术提升内部运营效率。
原文链接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部将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包括完善领导管理体制、健全组织实施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和加强力量动员机制。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需把握机遇,优化机制,统筹科技任务,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抢占科技制高点,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原文链接
全国政协委员、多模态AI系统实验室主任乔红院士表示,中国机器人技术飞速发展,近三年工业机器人装载量超全球一半,探月机器人带回月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成了人形机器人大工厂,能快速形成低成本高性能机器人系统,服务于工业和农业。乔红强调,机器人系统将在更大舞台上展现其可靠性、稳定性、通用性、智能性和安全性,这是市场和科技界的共同梦想与挑战。【财联社3月4日电】
原文链接
《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于3月3日印发。该计划重点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AI芯片、仿生灵巧手、垂直领域大模型和本体控制等关键技术攻关。具体包括高能量密度微小电机及驱动技术、六维力和电子皮肤感知技术、高精度视触力多模态传感器、类脑视觉传感器及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电池的研发。计划采用揭榜挂帅、项目经理人制、业主制等方式分阶段实施。
原文链接
《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发布。计划提出提升AI终端基础软硬件水平,鼓励优化操作系统功能架构,支持AI终端芯片核心技术攻关以提高计算效率。同时,鼓励发展下一代显示技术,增强产品形态和交互体验,并支持多模态智能传感器研究,扩展感知和交互能力。该计划旨在推动深圳在2025至2026年间的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快速发展。
原文链接
2024年末,中国大模型产业格局依然保持“一超多强”态势。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凭借核心技术自研和用户广泛使用,继续领跑市场。据《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文心大模型在网民使用率方面遥遥领先,超过ChatGPT、Gemini等竞品。百度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创新,如“慢思考”能力和“理解-检索-生成”协同优化技术,使其在大模型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此外,文心大模型在多个行业深入应用,如政务服务、企业运营、工业、交通等领域,赋能千行百业。这些应用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显著提高了各行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尽管有观点认为大模型拐点已至,但文心大模型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广泛的用户基础,继续保持其核心竞争力。
原文链接
【科技部部长提出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
11月15日,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发文强调,我国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突破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先进材料、基础软件、核心种源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未来将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继续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前沿半导体、生命健康、新能源等重点前沿科技领域实现整体突破,引领技术变革方向。(207字)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