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9月2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启动2025年度“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工作。聚焦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等领域深度融合,重点提升模型基础、语料服务、算力供给等能力。目标到2027年底,打造不少于10个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突破100项核心技术,建设200个标杆示范应用项目。其中包括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物流装配、工业制造、医疗康养等场景的应用示范,推动创新场景落地。
原文链接
2025年,中国AI投资激战正酣,京东在7月至8月密集投资具身智能领域,包括千寻智能、逐际动力等公司,试图抢占未来科技入口。美团等巨头也早已布局近30家相关企业。此轮投资热潮涵盖模型层、硬件载体和软件应用三大方向,其中具身智能被视为中国掌握主导权的战略机遇。同时,AI人才争夺战升温,字节跳动高P员工成为投资人重点关注对象,00后创业者引发信仰分歧,部分机构如真格基金力挺年轻创业者。红杉、高瓴等头部资本对具身智能赛道态度分化,早期埋伏者已获高额回报,但商业化落地仍存不确定性。随着DeepSeek爆发和宇树机器人亮相春晚,本土科技自信被激活,资本加速涌入,行业进入深水区竞争。
原文链接
9月1日,国家数据局指导发布的具身智能灵巧手多样抓取仿真数据集DexonomySim正式开源,存储于北大网盘。该数据集由银河通用介绍发布,专为AI机器人灵巧抓取任务设计,包含超950万条高质量抓取姿态,覆盖1万多个物体与31种抓握类型,涵盖约94%的人类抓握分类。作为当前最大规模的灵巧手操作合成数据集,其适用于多指灵巧手高自由度操作场景,基于物理仿真生成,具备数据规范统一、真实可溯等优势,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复杂环境下的多样化抓取与任务成功率提升。
原文链接
8月4日,专家指出具身智能领域存在结构性‘泡沫’,但整体仍处于技术驱动的合理扩张阶段。百度、腾讯等大厂通过底层设施发力,推动行业从概念走向落地。百度围绕具身大脑等领域助力研发,腾讯发布Tairos平台赋能机器人开发。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近半并以15%复合增长率领先。专家认为,具身智能的关键在于技术与商业应用的结合,而非单纯追求前沿技术。未来竞争核心是全链路打通和稳定交付能力,大厂正通过云计算及开放生态定义下一代操作系统。当泡沫散去,真正扎根产业的企业或将胜出。
原文链接
8月29日,境智具身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林硕。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技术咨询服务、硬件销售等。天眼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这一动态体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布局,或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原文链接
标题:对话逐际动力张巍:造机器人很容易,关键是用起来
“让天下没有难落地的机器人。”这是逐际动力的使命,也是其被阿里选为首个具身智能投资项目的原因。创始人张巍常以“英伟达”类比,希望逐际动力能成为机器人领域的底层平台,支持各领域开发者打造应用方案和产品。
张巍认为,“人形机器人的硬件制造并不...
原文链接
8月27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目标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率超90%。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重点方向,有望在技术、基础设施及法规体系等方面获支持,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中信证券建议关注具身智能产业链高技术壁垒龙头及新技术带来的颠覆性机遇,同时留意新进玩家的交易性机会。
原文链接
8月25日,哈工大深圳孵化的具身智能公司“若愚科技”宣布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由东方精工领投,深圳汉清达跟投。资金将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脑在垂直场景的产业化落地。若愚科技成立于2023年,是哈工大深圳唯一显名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曾获多项融资及深圳市超3000万人才团队项目支持。公司自主研发的“若愚九天多模态大模型”整合感知、规划与执行模块,可实现类人化任务处理。其技术已应用于加油机器人,支持全流程无人化自主加油,预计明年将在国内外投入运营。
原文链接
标题:人形机器人背后,智能不足“人工”补
过去一年,具身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机器人运动会等场景展示了机器人奔跑、跳舞的潜力。然而,这些看似自主的机器人背后,往往离不开人类的操控和干预。
自动驾驶是典型例子。通用汽车旗下Cruise曾披露,其无人出租车每行驶6至8公里就需要远程协助;类似地,Wa...
原文链接
8月21日,智元机器人创始人邓泰华在上海东方明珠旁的五星级酒店首次公开亮相,参加智元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他透露,即使在无营收情况下,公司现金流可支撑三年。年初至今,智元完成多笔巨额融资,腾讯、京东等领投,并联合高瓴资本成立数亿元产业基金。7月初,智元收购一家A股上市公司引发行业震动,被解读为“借壳上市”信号。对此,合伙人姚卯青回应称,此举符合国家引导方向,推动创新与资源整合。智元坚持“先toB再toC”商业模式,未来将与伙伴共同打造具身智能领域行业解决方案。此外,智元正投资上游供应链,注重定制化能力,并计划下半年发布多项行业应用展示。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