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将于8月在广州、珠海、深圳、香港、澳门等城市举行,持续至9月中下旬。大赛以“湾创未来 粤聚英才”为主题,设置5个赛道,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与产业发展趋势。赛道涵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等领域,涉及AI技术、量子计算、新药研发、农业装备、银发经济等热点方向。此次大赛旨在汇聚英才,推动区域创新与产业升级。(央视新闻)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硅谷AI领域掀起新一轮抢人大战。谷歌以24亿美元截胡OpenAI,拿下Windsurf技术授权并吸纳其创始人团队,令OpenAI数月谈判告吹。然而,华人创业者Scott Wu创办的Cognition迅速出手,于上周五开始谈判并于周一完成对“剩余”Windsurf的收购,获得其知识产权及产品线。与此同时,Meta以140亿美元战略投资Scale AI,其华裔创始人Alexandr Wang加入Meta领导新实验室。但Scale AI的大客户因担忧数据泄露转向其竞争对手Surge AI,后者由低调华人Edwin Chen创立,去年收入超10亿美元且零融资。Scott Wu、Edwin Chen等华人创业者展现了在巨头夹击下的魄力与策略,成为硅谷AI竞赛中的亮点。
原文链接
标题:手搓第一个AI程序后,这位95后决定“反共识”创业|AI原生100
正文:
“脑子里的雷达瞬间亮了,必须出去。”翟星吉回忆起创业初衷时眼中闪着光。2023年GPT-4发布当晚,他用AI代码平台Cursor编写了第一个程序,迈出了创业第一步。这位曾在SaaS头部企业帆软工作5年的95后,选择...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新加坡成为全球AI创业者的重要节点,吸引大量华人创业者。近日,Google新加坡办公室举办的AI沙龙因报名者过多而增设分会场,显示出新加坡AI领域的热度。数据显示,新加坡AI应用下载占比1.6%,位居全球前十,且是生成式AI应用最快的国家之一。2019至2023年间,新加坡AI投资达70亿新元,占GDP的1.5%。2024年东南亚AI融资中,新加坡占比超60%,红杉等机构纷纷押注。创业者看重新加坡对东南亚6.8亿人口市场的辐射作用,以及其中立地位和国际化优势。然而,AI创业仍面临挑战,包括本地化销售能力不足及商业化场景同质化等问题。Notellect.ai等初创企业通过深挖本地需求取得突破。业内人士认为,新加坡为全球AI创新提供了关键支点。
原文链接
7月11日,‘智汇运河·智算未来’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杭州拱墅圆满落幕。18支团队通过路演和答辩展示前沿AI项目,涵盖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获奖团队获得千万级奖金及专项扶持政策。评委团由戴琼海、郑志明等权威专家组成,确保赛事专业性。拱墅区政府表示将借此吸引全球创新资源,推动AI产业集聚发展,助力长三角成为AI创新策源地。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吴恩达在YC演讲中分享了AI创业的关键策略。他强调‘速度’是初创公司成功的核心,并提出具体想法、利用AI编码助手、加快产品反馈和充分理解AI四大提升效率的方法。吴恩达指出,当前AI创业的最大机会在应用层,尤其是智能体AI的兴起为开发者提供了新机遇。他还建议创业者专注于打造用户真正喜欢的产品,而非过早考虑‘护城河’问题。此外,他认为学习编程对个人和企业至关重要,AI工具可大幅提升工程效率。最后,他对AI教育领域表示乐观,认为个性化教育将成为未来趋势。
原文链接
2023年,加州圣何塞三位00后辍学生创立AI招聘公司Mercor,通过AI面试官和智能匹配技术解决全球人才错配问题。短短两年内,Mercor估值达20亿美元,年收入突破1亿美元,月增长率超50%。公司从零起步,获得包括Felicis Ventures、Benchmark等顶级机构的投资,Peter Thiel、Jack Dorsey等名人也参与其中。Mercor的AI平台覆盖招聘全流程,实现“当天找人当天上岗”,客户包括OpenAI等顶尖AI公司。创始人认为,AI将重塑就业市场,而Mercor正站在AI与未来工作的交汇点上,成为行业颠覆者。尽管面临巨头竞争等挑战,其先发优势和创新模式仍备受资本市场看好。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CS(计算机科学)毕业生面临失业率达艺术史专业2倍的困境,折射出AI时代职业保障的变化。25岁MIT辍学生Michael truell用不到2年打造百亿美金估值的Cursor,成为AI创业浪潮的典型案例。然而,数据表明,CS专业失业率高达6.1%,远超艺术史的3.0%。YC(Y Combinator)举办公开讨论,聚焦AI时代创业与教育的意义,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真实产品的价值。同时,斯坦福教授马腾宇结合学术与创业经验指出,职业选择应基于个人兴趣与目标,研究生教育对研究型或技术壁垒高的创业尤为重要。社交媒体和AI工具的普及进一步改变传统路径,但核心仍在于创造真正改变世界的产品。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8日,90后辍学生创立的AI设计公司Krea在16个月内实现年收入从40万美元增至800万美元,用户超2000万,成为硅谷YC加速器‘ARR增速最快’项目之一,并入选A16Z GenAI 100榜单。Krea通过整合50个开源AI模型,提供低门槛、实时生图功能,延时仅40毫秒,吸引设计师等专业用户。其平台战略、社区生态及创作者分成机制强化用户粘性,企业客户贡献45%收入。自2022年成立以来,Krea完成多轮融资,估值达5亿美元,PS值为62.5倍。尽管竞争激烈,Krea以‘模型超市’定位与Midjourney等形成差异化,但未来需应对新进入者和模型收敛的挑战。
原文链接
截至2025年7月,AI工具聚合网站“DANG!”的数据显示,超5000个AI项目中已有1289个关闭或被收购,仅上半年就有200多个工具关停,平均每天一个项目“死亡”。失败集中在AI写作、chatbot等低门槛领域及生产力工具、AI助手等垂直赛道。尽管部分项目因被收购或集成而退出,但多数因场景不深、盈利模式不足等问题快速消失。分析指出,AI创业面临激烈竞争,成功需要需求锁定与执行能力并重。专家认为,AI应用探索仍在进行,机会尚存。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