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9月17日-21日,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将举办一场名为“AI创造者嘉年华”的大型活动。这场由硅星人联合多家机构发起的五天四夜盛会,将主街区变为开放式舞台,汇聚70+伙伴共建,涵盖围炉对谈、黑客松、AI招聘角等多元内容。超过30家AI公司和社群参与展位集市,展示前沿技术和场景化互动,同时设立打卡任务与福利解锁机制。活动联动百家媒体传播,并提供GMI Cloud平台70亿Token限时免费体验。现场还有20+企业设摊招聘,助力AI人才与岗位对接。整场活动融合科技、创意与社交,打造属于AI Builder的城市共振场。
原文链接
2023年,AI创业热潮涌现,许多年轻人以AI原生思维定义下一代技术与商业。虎嗅科技组发起《最有潜力的30岁以下AI领军者·Top20》榜单,聚焦1995年及以后出生、具备源头创新能力的创业者或大厂AI首席科学家。评选将围绕技术、产品、商业、融资和市场等维度展开,由行业专家、投资人共同评审。报名时间为即日起至10月20日,榜单将于11月3日-20日公布。合作机构包括云启资本、真格基金等,期待更多年轻航海家手持新地图探索未来。
原文链接
8月27日,wteam主办的“AI Agents超体崛起”主题AI创客节圆满落幕,汇聚近2000名Z世代创业者、投资机构及行业专家。活动发布了《2025中国Z世代智能体白皮书》和《wteam穷学生宝典》,并揭晓“AI00”与“Z00”两大榜单,30位00后创业者上榜。现场设置AgentsMarket超体市集,展示50余个前沿AI项目,涵盖设计工具、语言角色扮演、备考平台等领域。多位创投界代表参与圆桌论坛与主题演讲,探讨AI技术趋势与商业落地。wteam创始人黎文祥强调,AI为00后提供机遇,Z世代正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
原文链接
8月26日,首届AI国际人才峰会在香港成功举办,由港投公司与智源研究院联合主办。PPIO联合创始人兼CEO姚欣出席并发表演讲,提出AI创业者需具备“PDA”思维:问题原生、数据飞轮和智能体执行。他强调行业痛点驱动创新,高质量数据构建护城河,智能体技术助力高效落地。会上,姚欣介绍PPIO于7月发布的国内首个Agentic AI基础设施平台,解决智能体“能思考难执行”痛点,并通过沙箱等核心组件提升效率与安全性。依托港投支持,PPIO将香港定位为国际总部,赋能全球AI创业者。数据显示,今年2月至7月,香港开发者在PPIO平台的Tokens消耗量增长近10倍,高校开发者成主力。姚欣鼓励青年把握AI机遇,推动技术落地。
原文链接
2025年,AI创业热潮席卷全球,中国AI创新生态面临机遇与挑战。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增AI公司近5000家,中国占1380家,融资总额达820亿美元,超越2024年同期两倍。然而,国内AI商业化受制于用户付费习惯差的问题,C端付费率仅为北美市场的1/3,头部企业ARR相差5-100倍。此外,AI创业隐性门槛高,资源集中于顶尖团队,大厂在AI投入上远逊美国同行,导致技术代际差距。但中国AI硬件领域异军突起,截至2025年6月,相关企业达1180家,融资增长显著,依托强大供应链优势或成弯道超车机会。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知名AI创业公司11x.ai因造假风波被曝光,涉及虚假客户宣传和ARR计算方式误导等问题。公司创始人Hasan Sukkar于2022年创立11x,凭借AI员工产品Alice和Julian迅速融资约5.4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a16z、Benchmark等顶级VC。然而,TechCrunch披露其官网展示的客户多为虚假,部分试用客户对产品不满意并终止合同。此外,11x将短期试用合同计入全年收入,夸大业绩表现。事件发酵后,Hasan Sukkar辞去CEO职务,公司CTO接任。此事件引发行业对AI创业泡沫的警惕,警示FOMO情绪下投资人需审慎判断。目前,a16z可能考虑采取法律行动。
原文链接
标题:公司未注册,红杉已投
正文:
本期《Blue hour》邀请了一位AI创业者,他在仅有产品demo、公司尚未注册时,就获得了红杉和华创的投资意向书。这反映了当下AI投资热潮的缩影:大厂和头部模型公司出身的中高管早已被投资人盯上。红杉等机构开启了“买赛道”模式,仿佛回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
原文链接
标题:大模型成本下降,是业内最大的幻觉
许多AI创业者坚信“模型会降价”,认为只要成本降低,收支就能平衡甚至盈利,生意便能持续。a16z也曾表示,大语言模型(LLM)成本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下降。然而,Substack专栏《mandates》指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成本下降10倍”仅适用于老旧...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00后博士休学创业的付智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为共绩科技对接了40多条线索,转化20多条商机。其团队首创“算力滴滴”模式,将城市中的闲置算力资源调度给AI推理需求方,解决了弹性、稳定和低价的“不可能三角”。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2000万元,主要来自B端客户,并参与国家级算力调度平台建设。付智于2023年创立公司,带领清华、北大背景的核心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99.99%以上的服务稳定性。他认为AI推理需求分散且波动大,市场痛点明显,而共绩科技通过闲时算力共享满足了弹性计算需求。未来目标是加速覆盖更多省份的算力调度平台建设,同时探索算电协同等长期方向。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00后MIT华人女生Jessica Wu辍学创业的公司Sola Solutions完成2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融资,由a16z领投。公司定位为RPA领域的Copilot,通过AI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帮助企业实现自动化流程,无需编程即可构建机器人脚本。成立仅两年,已服务财富100强、法律、医疗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客户称赞其让自动化变得触手可及。Sola今年收入增长五倍,计划利用新资金扩大团队并推进上市战略。Jessica Wu曾在金融与科技领域跨界发展,联合创始人Neil Deshmukh也来自MIT。此轮融资正值全球企业加大对后台自动化的投资,AI创业潮迎来00后时代。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