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手术机器人市场正迎来新的突破,腔镜及骨科之外的细分领域开始崭露头角。2025年3月,包括唯迈医疗、卓业医疗、罗伯医疗在内的多家企业推出了经自然腔道、经皮穿刺等手术机器人新品。罗伯医疗的EndoFaster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已获NMPA批准,解决ESD手术痛点;经呼吸道手术机器人也实现商业化应用,如强生Monarch机器人已辅助完成多种复杂术式。此外,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领域竞争激烈,联影、卓业医疗等企业纷纷推出创新产品,提升穿刺精度。血管介入、口腔种植、植发等专科手术机器人也逐步规模化应用,市场潜力巨大。据预测,国内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2026年将达1.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61%。
原文链接
11月16日,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图迈”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成功完成一例远程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手术对象位于12000公里外的摩洛哥。此次手术由法国尼斯大学医院泌尿外科执业医生Youness Ahallal操作,通过微创机器人总部的远程指挥中心完成。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是中国首款获NMPA批准上市的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已于今年5月获得欧盟CE认证,具有裸眼3D高清视野及高自由度机械手腕,能提供真实手术体验。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手术仅需普通网络支持,无需5G网络。尽管欧美同类产品已具备类似功能,但其成本远高于图迈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目前,国产手术机器人已在欧美高端市场、北非、南美、中东、东南亚及俄语区实现商业化应用,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原文链接
斯坦福大学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者共同探索,是否能通过模仿学习让医疗机器人达芬奇学会独立执行基础外科手术任务,如缝合打结、针头处理与组织提起。经过实验,达芬奇成功独立完成这些任务,展现了高度的自主性和精确度。
达芬奇机器人展现缝合打结技术时,如同人类医生般灵活地操纵针线,迅速完成打结。在针的拾取与移...
原文链接
中国国产手术机器人行业面临严峻挑战。6月27日,微创机器人宣布以折价20%的低价配股融资1.17亿港币,股价开盘后大幅下跌。微创和天智航,曾享受资本盛宴的行业领先者,如今股价低迷,资金紧张。天智航上市神话破灭,两公司现金流吃紧,微创机器人仅剩5亿元支撑。手术机器人商业化困难重重,高昂定价导致医院准入不易,且面临医生接受度和价格问题。尽管政策支持加大,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但企业需应对放量考验和高额耗材成本,生存压力巨大。整个行业在期待市场回暖的同时,企业需熬过艰难时期。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