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晶泰科技,AI制药与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发布2024财年上半年财报,收入突破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3%。公司研发投入2.1亿元,虽同比减少10.3%,但亏损达到12.38亿元,较去年增加近一倍。晶泰科技与协鑫集团签署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协鑫将支付约1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费用,晶泰科技则为协鑫提供新能源材料研发服务,并共建AI+自动化数智创制系统。此次合作聚焦关键领域,旨在加速AI在新能源产业的研发应用。此外,晶泰科技与N1 Life达成技术合作,针对眼科疾病开发药物递送系统。在大分子业务方面,晶泰科技已与全球20多家客户签约,其中包括海外大型跨国药企和生物技术公司。晶泰科技股价在上市后持续波动,最新市值达245.92亿港元。
原文链接
晶泰科技与协鑫集团于8月29日在苏州协鑫能源中心签署了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规模约为10亿元人民币。晶泰科技将运用其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动化领域的优势,为协鑫提供包括钙钛矿、超分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碳硅材料等在内的高科技新能源材料研发服务。协鑫将按照项目进度分期支付约1.35亿美元的研发费用。晶泰科技还计划为协鑫打造一个材料领域大模型驱动的AI+自动化数智创制系统,旨在加速新材料设计、定制化功能材料开发及高效工艺应用。双方合作旨在加速新材料从实验室到工业应用的转化进程,推动中国能源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AI技术在新能源产业研发中的重要应用,有望加速协鑫成为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能源公司。此外,双方计划在深圳河套合作区共同成立新材料研究院,进一步推动能源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原文链接
晶泰科技(2228.HK)6月13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个AI制药股,聚焦药物研发的AI外包服务。然而,尽管市场曾给予高估值,公司上市后股价表现平庸,首日虽暴涨但随后震荡下滑。晶泰科技的AI制药业务主要包括药物发现和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AI在提升研发效率和精度方面发挥作用。公司面临高研发投入和规模效应尚未显现的挑战,市场看好源于政策支持、融资便利和AI行业前景。投资需注意高技术门槛、业绩不确定性以及当前市场环境对小票的流动性影响,投资者对科技股的押注带有高风险和收益性。
原文链接
6月13日,AI+机器人研发公司晶泰科技(2228.HK)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首个18C特专科技规则下的新股,市值突破197.6亿港元。晶泰科技由三位麻省理工博士创立,提供药物研发解决方案,服务于全球300多家公司,包括辉瑞等。尽管目前亏损严重,但2023年上半年收入增长86.3%,显示出市场对其技术和潜力的认可。公司创始人温书豪表示,晶泰科技将借助IPO继续发展AI赋能的自动化实验室,致力于推动行业创新。
原文链接
深圳AI制药独角兽晶泰科技于6月13日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开盘价5.39港元,最高涨幅达24.24%,市值197.59亿港元。晶泰科技由麻省理工学院出身的物理科学家创立,主打量子物理+AI药物发现,已获辉瑞等大客户认可。尽管连年亏损,2021-2023年营收从0.63亿增至1.74亿,亏损额超50亿。公司计划募资9.41亿港元,投资于模型扩大和智能计算中心建设。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AI制药的规模化商业应用还未显现,晶泰科技的未来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原文链接
4日,AI制药公司晶泰科技正式在港交所招股,估值超140亿人民币,成AI新药领域“融资王”。基石投资人阵容包括李兆基之子和国盛资本,标志着港交所将迎来首只18C规则上市的科技公司。晶泰科技凭借先进技术及与辉瑞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展现了强大潜力。IPO后,公司计划强化研发与商业化能力。作为“18C第一股”,其表现将备受市场关注,或引领未盈利高科技公司的发展新方向。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