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7月,红杉汇内参报道,AI智能体正深刻改变零售业。与传统软件不同,AI智能体可自主完成复杂任务,如线上购物全流程、库存管理及客户沟通。其价值体现在三大方面:提升客户体验(如个性化推荐、情绪识别)、优化内部效率(如自动化审计)、增强数据洞察(实时分析市场趋势)。企业可通过自主研发、外包、混合模式或AI即服务(AIaaS)等方式部署AI智能体。未来5-10年,随着语音交互、物联网等技术发展,AI智能体将推动零售业向全渠道融合转型,实现“懂你所想,予你所需”的个性化服务,并通过数据资产积累建立竞争优势。提前布局的企业有望在行业变革中占据先机。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AI智能体在零售业的应用正引发变革。AI智能体可自主执行复杂任务,如库存管理、客户沟通及线上购物全流程操作,提升效率和客户体验。通过情绪识别和数据驱动分析,AI能实现精准推荐、无感下单和实时解答,降低退货率并增强个性化服务。企业可通过自主研发、外包、混合模式或AI即服务(AIaaS)等方式部署AI智能体,各方式有其优缺点,如成本、定制化程度和实施周期的权衡。未来5-10年,随着语音交互、物联网等技术发展,AI将推动零售向‘千人千面’跃迁,重塑人货场关系,助力企业构建长期竞争优势。提前布局将成为行业分水岭。
原文链接
7月14日,世界数字科学院(WDTA)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布全球首个《AI智能体运行安全测试标准》。该标准由蚂蚁集团、清华大学、中国电信牵头,联合普华永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20余家机构共同编制。标准针对智能体跨越“语言墙”带来的行为风险,首次构建全链路风险分析框架,涵盖输入输出、大模型、RAG、记忆和工具五大关键链路,并创新提出模型检测、网络通信分析等测试方法,填补了智能体安全测试技术空白。目前,部分标准已在金融、医疗领域落地应用。此前,WDTA已发布3项AI相关安全标准,参与单位包括OpenAI、谷歌、微软等数十家机构。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世界数字科学院(WDTA)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布全球首个《AI智能体运行安全测试标准》,由蚂蚁集团、清华大学等二十余家机构联合编制。该标准针对智能体“行为”风险,构建全链路风险分析框架,创新提出模型检测等测试方法,填补了技术空白。随着2025年被称为“智能体元年”,AI从“我说AI答”进化为“我说AI做”,但超70%从业者担忧幻觉决策与数据泄露等问题。WDTA执行理事长李雨航强调,AI STR系列标准旨在嵌入伦理责任,确保技术服务于人类利益。目前,标准已在金融、医疗领域应用,未来将向多智能体治理生态发展。
原文链接
2月初,韩国互联网巨头Kakao与OpenAI在首尔宣布达成战略合作,Kakao将借助OpenAI技术为国民级应用KakaoTalk的4900万用户提供超个性化服务,并计划于11月推出能代用户决策和执行操作的AI智能体。Kakao CEO郑臣雅表示,此次合作将助力公司在行业竞争中突围,并推动其向AI核心企业转型。OpenAI也借此扩展全球布局,特别是在科技认知度高的韩国市场。与此同时,Kakao剥离非核心业务并投资建设AI数据中心,强化银行、娱乐等领域的业务。尽管面临数据隐私限制及市场挑战,Kakao股价因韩国政府支持AI发展的政策在过去两个月飙升85%。郑臣雅强调,想象力是公司应对新时代的关键优势。
原文链接
据IT之家7月11日消息,亚马逊AWS计划于7月15日在美国纽约市举行的AWS峰会上推出AI智能体市场。该平台将允许AI初创公司向AWS客户直接提供AI代理服务,企业用户可按需浏览、安装和使用各类AI智能体。AI初创公司可通过平台收取智能体使用费,而AWS将从中抽成。Anthropic等企业将成为其服务合作伙伴。此前,谷歌云、微软及Salesforce等公司已推出类似AI智能体市场服务。这一动态表明科技巨头正加速布局AI生态领域。
原文链接
2025年第一季度,虎牙实现营收15.09亿元,同比微增0.3%,但净利润大幅下滑98.69%。尽管财务压力巨大,虎牙仍在积极布局AI和海外市场以求突破。今年5月,虎牙在《英雄联盟》赛事中引入AI智能体“虎小Ai”,用于辅助选人、解说及赛后复盘,展现一定实用性,但尚未颠覆游戏直播核心需求。与此同时,虎牙的海外产品Nimo TV在东南亚、中东等地表现尚可,2025年Q1海外游戏服务收入环比数倍增长。然而,Nimo TV观看时长下降明显,内容种类有限仍是短板。面对抖音、快手等平台竞争,虎牙需找到用户需求的关键点才能突围。
原文链接
7月8日,AI智能体平台Manus回应裁员传闻,称基于经营效率考量调整部分业务团队,聚焦核心业务发展。此前,社交平台曾传Manus裁撤国内部分业务并将技术人员迁至新加坡总部。6月,产品负责人张涛确认总部从中国迁至新加坡。Manus于今年3月推出,被称为“全球首款通用智能体”,5月开放注册并推出收费计划。公司背后初创企业Butterfly Effect在5月获7500万美元融资,估值达5亿美元,但投资正接受美国财政部审查。Butterfly Effect (Hong Kong) Limited成立于2023年,实际控制北京红色蝴蝶科技,创始人肖弘已于2023年3月退出股东身份。
原文链接
7月8日,谷歌智能体业务主管奥马尔·沙姆斯在播客《Manifold》中指出,AI发展面临芯片和能源两大瓶颈,其中能源是长期关键制约。他提到美国电网扩容缓慢,而中国每年新增电力产能已超英法总和,显示出能源能力差距。为突破地球能源限制,他提议在月球或太空部署太阳能电站。此外,沙姆斯强调AI正在重塑软件开发结构,初级工程师被边缘化,团队更依赖技术领导者。他还预测,未来两年内AI可能导致约30%的程序员失业,并提醒年轻人需通过实践掌握AI时代的主动权。
原文链接
IT之家6月26日消息,分析机构Gartner预测,由于成本上升、业务价值不明确及风险控制不足,到2027年底,超40%的智能体(代理)AI项目将被取消。Gartner指出,当前AI智能体热潮多为炒作,多数项目仍处于早期实验阶段,缺乏实际价值和投资回报。高级分析师Anushree Verma强调,企业需谨慎评估AI智能体的应用场景,关注企业生产力而非仅限于个人任务增强。此外,Gartner预计到2028年,至少15%的日常决策将由智能体自主完成,33%的企业软件将包含智能体功能。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