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7月1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第三届链博会期间表示,中美AI研究交流至关重要。他强调,人工智能需快速且安全发展,中国通过开源推动AI技术透明化值得称赞。黄仁勋认为国际合作在关键技术领域尤为重要,并指出中国市场庞大且充满活力,拥有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对美国企业意义重大。他还提到,中国是英伟达的重要市场,希望继续深化合作。此次访华已是黄仁勋年内第三次,此前他分别于1月和4月访问中国,参加多项活动并与中方会谈。
原文链接
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在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批评生成式AI,认为现有大模型虽高效但推理过程发散,易产生幻觉。生成式模型不适合制作视频,因缺乏对物理世界的理解。杨立昆支持能理解物理世界的模型,提出联合嵌入预测架构(JEPA),主张开源人工智能平台的重要性。他认为AI需达到人类智慧水平,才能成为人类与数字世界的桥梁,但目前研究生成式模型意义不大。
原文链接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专栏文章中称DeepSeek的崛起是全球AI竞赛的“转折点”。DeepSeek由中国的科研团队研发,其V3和R1模型性能媲美OpenAI的模型,但成本仅为其十分之一。DeepSeek已开源这两款模型,促进更多AI应用的发展。施密特呼吁美国加强开源AI研发以应对这一挑战。该信息于1月29日发布。
原文链接
【IT之家独家】开源倡议组织(OSI)历时2年,于10月9日正式发布首个开源AI定义候选版本。此版本旨在解决AI领域内定义的争议,明确指出AI系统需满足四个自由要求方能称为开源:无许可使用的自由、深入研究系统的自由、修改系统自由及分享系统自由。然而,在训练数据的要求上,OSI选择了妥协,仅需提供数据的详细信息而非完整数据集,以平衡透明度与实际、法律考量。此举引发部分人士不满,担忧影响AI系统的可重复性和透明度。当前,该定义仍处于草案阶段,OSI预计在2024年10月28日的All Things Open会议上发布最终版本,未来或有重大调整。此定义的出炉,标志着AI领域向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期待其为开源AI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原文链接
Meta于7月23日宣布发布LLAMA 3.1 405B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并同时推出了Llama模型的8B和70B升级版,将上下文长度拓展至128K,新增了对8种语言的支持。此系列模型的更新,标志着Meta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创新与技术进步,为全球开发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工具与资源。此次发布的模型不仅提升了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还扩大了语言支持范围,有望在多语言环境下的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普及与应用。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