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最火AI议题,原来答案藏在这份报告里
AI已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尤其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AI成为焦点。诺贝尔奖历史性地两次表彰AI,全球企业在AI领域的投入飙升至138亿美元,比去年增长5倍。然而,AI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隐忧,如青少年沉迷聊天机器人、AI换脸诈骗频发等问题。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李飞飞在其自传中提到:“如果人工智能要帮助人们,我们的思考就必须从人们本身开始。”今年的乌镇,强调“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这一观点体现在财新智库、中国ESG30人论坛、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想联合发布的《人本智能:人机共生时代的科技发展观》报告中。
该报告首次系统性地阐述了人本智能的概念,涵盖交互设计、工具属性、价值导向等方面,强调AI应服务于人类需求。报告提出了四个原则:以人为本的设计运作、包容发展、价值提升和底线坚守。
技术发展至今,AI正从简单的弱智能向更复杂的通用人工智能转变。AI的强大生成能力、自然语言交互和广泛应用,使它能承担更多任务。面对人机关系的新思考,报告提出了新型三线人机关系:人机协作、人机共生和“人在机器之上”。
各行各业如何应用人本智能?报告选取了六个典型场景:传媒与文艺创作、教育、制造业、交通出行、医疗健康和环境与生态保护。例如,AI在医疗中的应用提高了医生诊断效率,解决了资源不均衡问题。
联想在AI领域采取了“AI for All”战略,涵盖智能终端、方案服务和基础设施。联想AI PC强调个性化、专有化特性,保护用户隐私。此外,联想还为企业提供大模型训练和部署服务,帮助超过500家大中型企业智能化转型。
在智能时代,AI的影响力不断扩展,但数据安全和隐私风险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技术应以人为本,激发创新,同时确保公正、安全和包容。报告强调,AI应成为造福人类的有力工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本创新。
.png)

-
2025-07-20 23:09:27
-
2025-07-20 22:09:17
-
2025-07-20 2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