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发布了一款名为k0-math的数学模型,对标OpenAI的o1系列,强调深度思考能力。这一举动对一向低调的月之暗面来说显得不同寻常。
杨植麟表示,月之暗面的重心仍在Kimi上,暂无海外扩张计划。然而,国内C端生产力工具难以变现,给月之暗面带来巨大挑战。有投资人指出,当前环境下,以月之暗面现有的估值水平,发布新模型已无明显帮助,下轮融资需达到40亿至50亿美元,难度很大。
在发布会上,杨植麟演示了k0-math模型,展示其思考能力。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仿佛沉浸在解题的过程中。据了解,杨植麟更倾向于学术研究而非企业管理。
月之暗面成立于2023年,Kimi于2024年2月发布,成为长文本领域的焦点。然而,月之暗面从未公开发布过自己的大语言模型,也不参与模型排行榜的竞争。近期,月之暗面对出海产品进行了调整,聚焦Kimi,同时加大了营销投入。
尽管如此,部分AI从业者质疑Kimi的用户粘性和商业化前景。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Kimi月活用户为3600万,远低于竞争对手豆包的5130万。此外,Kimi尝试通过打赏和探索版等功能实现收入,但效果并不显著。
在商业化方面,月之暗面也在努力,推出了Kimi企业级API。但投资人指出,Kimi需要提升用户粘性和商业化策略。月之暗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留住用户并实现盈利。
目前,大模型公司普遍面临融资难题。投资人建议,公司需要尽快找到商业化路径,否则未来几年可能难以持续运营。并购和上市也面临诸多困难,国内大厂对大模型的投资更多出于防御性考虑,而并非积极收购。
总之,月之暗面及其他大模型公司正面临严峻挑战,但也有投资人认为,只要账上有足够的资金,这些公司仍有可能生存下来。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9048.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换一换
月之暗面因 DeepSeek 调整工作重心?内部人士:强化学习或许会是个方向
2025-02-15 18:07:16
AI投流战,投不出未来
2024-08-26 18:34:51
Kimi 正在重新定义「AI 搜索」
2024-10-15 17:37:20
月之暗面 Kimi 联合清华大学等开源大模型推理架构 Mooncake
2024-11-28 13:26:54
性能超OpenAI、Gemini!月之暗面发布首个自主强化学习Agent
2025-06-23 09:22:20
大砍投放预算,DeepSeek冲击之下月之暗面暂缓“烧钱”
2025-02-18 17:30:55
杨植麟还原“风暴”事件:确认授予联创张予彤股份激励,相信与投资人的分歧能够解决
2024-12-06 22:33:34
Perplexity CEO 称赞月之暗面,希望基于 Kimi K2 进行后训练
2025-07-13 15:03:51
Kimi 发布新一代数学推理模型 k0-math
2024-11-16 19:36:51
月之暗面发布 Kimi K2 高速版:输出速度提升至每秒 40 Tokens
2025-08-01 15:06:32
刚刚,Kimi开源底层推理框架,1小时GitHub揽星1.2k
2024-11-28 16:30:28
消息称 Kimi 大砍投放预算,DeepSeek 冲击之下月之暗面暂缓“烧钱”投广告
2025-02-18 17:23:03
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发声:感恩所有投资人支持创业梦想,相信分歧会有合理的解决方式
2024-12-06 23:35:09
552 文章
253828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10-25 10:17:38 -
2025-10-25 08:14:19 -
2025-10-24 22: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