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AI能否取代记者?

今天是记者节,媒体圈内开始讨论AI能否撰写高质量特稿。我尝试用AI仿写了几篇特稿平台的样章,乍看之下似乎有模有样,但仔细观察发现,AI的仿写要么像网文,要么像PPT总结,无法达到特稿平台的标准。

这引发了媒体人士的警觉:AI很容易学会人类的“套路”,在套路化的新闻内容和标题模式下,AI可以轻易模仿。然而,AI会取代记者吗?这个问题虽然常见,但对于多数人来说并不重要。大多数人只将新闻视为宣传和引流工具,而流量已成为一门生意。

在当前的内容传播生态中,记者的声音远不如在社交媒体上的超级个人IP响亮。真正的记者并不担心被AI取代,因为他们知道,AI无法亲临现场,也无法深入人际交往。记者的核心价值在于亲身体验和深度调查,这是AI难以替代的。

我的研究生毕业作品是走访家乡山区的越南媳妇,尽管尝试了多种方法,仍觉得自己不够专业。这反映出,即使是新闻系学生,也可能缺乏实际操作能力。AI会取代的工种不仅限于记者,还包括插画师、广告从业者、摄影师和导演等。

真正的问题是,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将如何重塑整个内容传播行业,并改变人们消费内容的习惯?用户已习惯消费大量AIGC,但AI生成的内容难以区分真假。即便如此,用户更关心沉浸感而非真实性。因此,需要立法规范AI的使用,确保其不会被滥用。

新闻业应如何使用AI?关键在于保持客观、真实、准确。AI再怎么玩花样,只要偏离了事件和人物原意,就不应在新闻中使用。例如,路透社前总编辑David Schlesinger强调,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影像,或脱离上下文语境使用,都是不可接受的。

从内容风格上看,AI擅长精致融合,但不擅长真实粗粝。AI可以生成高概念内容,但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难以被AI替代。AI是一种新型媒介,尚未形成适合其自身特性的表达方式。未来,媒体可能会消失,但内容提供者不会消失。关键在于创造独特的风格和概念。

即使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新闻,越套路化、越没有风格的新闻写作或视频,越容易被AI替代。记者应忠于真实,创作出独特风格。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8475.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AI带动需求爆发 A股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喜报”连连
2025-09-01 07:12:06
2025科技股IPO:Figma的逆袭与不成熟的AI故事
2025-07-16 17:06:58
iPhone大卖,给不了苹果安全感
2025-08-03 11:36:33
英特尔这些年的「买卖」
2025-08-01 15:05:47
腾讯副总裁蔡学忠:看好 AI 的长期价值,内部 30% 代码由人工智能在写
2025-07-27 11:54:05
钉钉无招:做AI要拒绝傲慢
2025-08-25 17:33:00
黄仁勋说一定会去杭州
2025-07-25 11:19:46
在端侧AI 时代正式到来之前,联想想先做好硬件“杀手锏”
2025-09-13 10:27:19
日本将构建脑活动数据库,目标十年后让 AI 有“接近人类五感”的能力
2025-10-13 12:57:14
Figma的逆袭
2025-07-16 15:03:34
混乱、内耗、丑闻:Meta考虑向Google、OpenAI低头
2025-08-31 15:02:37
AI是关键驱动力!“华尔街神算子”:美股牛市有望持续至2035年
2025-08-29 16:41:20
炒安卓冷饭,AI跳票,苹果一夜跌去500亿美元
2025-09-10 16:39:54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