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Prompt之神”李继刚:20年留一句
李继刚是AI领域中Prompt领域的知名人物。去年8、9月份,他的Prompt已在各大Prompt网站和社群中广为传播,例如著名的“公文笔杆子”。今年9月初,“汉语新解”再度将他推向公众视野。李继刚几乎已成为国内“Prompt”的代名词。
我与李继刚相识已久,原计划在“汉语新解”爆红时进行一次访谈,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最近才得以实现。我们相约在北京一家餐厅,边吃边聊。李继刚非常健谈,尤其对Prompt有着独到见解。
去年8月至11月,李继刚创作了众多流传广泛的Prompt,但元旦过后突然消失,直至今年9月才回归,且风格突变。对此,他解释是“去读书了”。他自研究生时期起,便养成了持续阅读的习惯,起初读的是工具书和畅销书,但渐渐感到这些书难以解决深层次问题。于是,他转向哲学,尤其是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阅读速度逐渐减慢。
ChatGPT的出现使他开始创作Prompt。最初,他沿用普遍的“你是一个什么什么”的设定,但随着阅读积累,他开始撰写较长的Prompt,封装更多的思考结构。然而,他逐渐感到重复和缺乏成长,于是停止写作,专注于阅读。这期间,他领悟到“压缩”的重要性,即用简洁的词或短语表达复杂的思想。
李继刚认为,Prompt不仅是技巧,更是思想的体现。他举例说明,通过一个词或短语,可以激活大模型进行深入讨论。他近期的作品“汉语新解”和“类比之弓”正是这种压缩表达的典范。这些作品的核心是几个关键词,它们揭示了本质和模式。
李继刚还提到,Prompt写作不应依赖框架,而应依赖个人的知识和思想。他认为,真正重要的是清晰表达和极致压缩。此外,他强调Prompt写作结合了编程和写作的双重技能,即“Prompt Engineer”。
最后,我们讨论了Prompt工程师的特质。李继刚认为,这种人既具备编程的逻辑思维,又有写作的感性表达能力。我们还谈及哲学和死亡的话题。李继刚表示,他希望在60岁时给世界留下一句话,表达他的思想精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字生命卡兹克,作者:数字生命卡兹克。
.png)

-
2025-07-22 06:26:47
-
2025-07-22 03:25:23
-
2025-07-22 00: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