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动画与AI:冲突与反思

随着2023年纽约大学法学院举办的主题论坛,关于AI在法律层面的处理方式引发广泛讨论。Jason Schultz教授提出疑问:“AIGC话题是否老套?热点新闻是否只是换汤不换药?AI生成技术是否在与大众玩弄营销策略?”这些疑问揭示了AIGC发展背后的社会与法律挑战。

AIGC对普通大众而言,可能难以察觉其深远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不熟悉艺术和技术融合的创作者。反对AIGC的艺术家可能遭受误解,被视为不愿适应社会与科技进步的保守派。而AI技术开发者,则出于利益考虑,难以公开批评技术的潜在负面影响。

尽管AIGC自2022年11月30日ChatGPT发布以来,热度不减,但在行业内,围绕其对创作者负面影响的讨论似乎逐渐淡化。然而,AIGC仍持续影响着创作者的个人生活与工作,尤其是那些缺乏企业支持的独立创作者,他们遭受的影响往往被忽视。

结合实际案例,AIGC引发的争议与侵权问题依旧存在。例如,艺术家Brian Kesinger在Instagram上揭露Adobe Stock售卖基于其画作风格的AI生成仿品,并将其名字用于推销。Adobe虽尝试通过更新用户条款解决问题,但最终面临美国联邦政府的诉讼指控。

AIGC引发的两大核心问题之一是版权争议:AI模型在未经画师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作品作为训练数据,导致画师作品被视为资源而非创作,引发侵权疑虑。公众对此持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AI生成图像不存在版权问题,而另一些人则强调画师应享有维护自己作品的权利。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目前法律框架下的模糊界定使得创作者在维权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即使AI生成的图像不构成直接侵权,创作者依然处于劣势地位,难以有效保护自身权益。

面对AI技术带来的便利与争议,创作者群体对AIGC的态度复杂。一方面,AI技术被宣传为促进艺术发展的工具;另一方面,实际操作中,AI技术的普及似乎并未显著提升创作环境的整体质量,甚至可能加剧了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以圣地亚哥漫展为例,一些创业者试图利用AI技术吸引艺术家合作,但这种合作模式往往隐藏着不平等与剥削的倾向。AI技术的崛起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艺术家的创作自主性与价值。

回顾漫展上的对话与讨论,创作者们普遍表达了对AI技术的担忧,担心其对传统艺术表达方式的冲击,以及对创作自由与权益的潜在威胁。导演Chris Sanders在《荒野机器人》发布会中提到,动画产业需要在科技与人文情怀之间找到平衡,强调回归手绘艺术的重要性。

在科技与艺术的交汇点,AI技术的潜力与挑战并存。对于创作者而言,面对AI的兴起,保持警惕与反思尤为重要。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应确保艺术创作的尊严与价值得到尊重,防止技术进步成为损害创作者权益的工具。

总之,AIGC与创作者之间的冲突不仅关乎技术与法律的界限,更触及艺术创作的本质与未来。在这个过程中,保护创作者的权益,促进艺术与科技和谐共存,显得尤为关键。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7272.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AIGC、AGI到底啥意思:官方确定AI相关中文译名 终于搞懂了
2024-12-11 08:17:57
国新证券:全球科技风投虽整体下滑 但AI领域投资逆势上扬
2024-10-30 10:00:56
第一批正在被AIGC重置的行业有话说
2024-07-09 15:21:58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