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碰撞局活动覆盖了8个AI案例,涉及智能电梯、智能音箱、底层逻辑产品、写作AI智能体、AIGC SEO工具、具身机器人、医疗大模型以及微软Copilot。活动展示了AI在C端、B端、行业、国内外、软件与硬件、创业与巨头间的多样性。分享仅占一半时间,现场碰撞产生的信息量更大,描绘了AI在2024上半年的状态。
总结活动数据,AI产品的关键问题在于“AI不好用”。不同领域的表现各异,如出海SaaS产品需大量工作流注入,内容创作中存在人工干预,机器人受限于产品定位,智能音箱则面临价值逻辑矛盾。这要求在产品定义时兼顾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机会,而非互联网产品那样只需专注于产品。AI应用需同时考虑技术与市场,用不确定的技术解决不确定问题,这导致很多问题需放在技术发展脉络下解答。
AI产品的发散度远超互联网,不同领域如智能硬件、IT、机器人等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智能硬件在AI驱动下形成多元变种,机器人商业模式介于硬SaaS与汽车之间,落地形态也突破了单一App的限制。AI产品间的关注差异巨大,机器人领域几乎不会涉及SaaS或自动驾驶。
选择AI路径时,需权衡产业逻辑与风口逻辑。产业逻辑强调长期积累与内功修炼,风口逻辑则追求快速抓住机会变现。不同领域如机器人、自动驾驶与海外SaaS,选择逻辑各不相同。多数成功AI产品倾向于风口逻辑,即小产品与海外市场策略。
AI是否会产生颠覆性机会是另一个关键问题。活动探讨了AI在辅助诊疗中的应用,发现技术适配既有工作流程的成本可能高于解决确定问题,导致落地困难。理想情况是AI优先原则,但从0开始构建医院,规则适应AI而非反之。AI落地面临挑战,难以通过传统方式重复解决过去问题,需探索新框架,如角色中心式计算与图灵测试2.0。
活动促进了思维破圈与人脉建立,但近年来逐渐转变为权威讲授模式。AI碰撞局旨在兼顾专业分享与平等对话,以促进AI落地,让道路变得更顺畅。AI碰撞局提供思维框架,最终解决方案需当事人结合自身问题得出。认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个人思考为企业带来独特价值,避免迷信手册性方法。
.png)

-
2025-07-19 20:57:00
-
2025-07-19 18:55:37
-
2025-07-19 17:56:25